第498章 天意诚难测(1 / 2)

天意诚难测

天意诚难测</p>

高拱迎着葛守礼和张四维的目光,反问道:“你们如此看着老夫干什么?”</p></p>

“肃卿,这一次舆情来势汹汹,挟天降异象之威,有趁皇上即位不久,打他个措手不及的意思。你身为先皇老师,又是阁老兼户部尚书,你到底怎么想?”</p></p>

看着葛守礼一脸严肃的神情,高拱熙然一笑:“与立兄,你为何如此严肃?”</p></p>

“此事关乎重大,不容得我不严肃。肃卿,你忘记世庙先皇即位之初,大礼仪之祸了吗?一番恶斗下来,朝堂名臣清流为之一空。”</p></p>

高拱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那双三角眼闪着精光。</p></p>

嘉靖朝后期任何一位文臣,只要提起嘉靖初年的大礼仪之争,他们都笑不起来。</p></p>

“这些人痴心妄想,没有杨文忠公的气节的手段,却想做和他一样的事,他们在玩火!”</p></p>

听了高拱的话,葛守礼上半身猛地往前一探,“肃卿,你不同意他们做的事?”</p></p>

“他们,谁?”</p></p>

“你还在这里装糊涂!我是说王继津他们,刊印小册和揭贴,散播京畿和地方各处。大造舆论,挟持民意。</p></p>

你是不赞同他们所作所为?”</p></p>

“王继津?”高拱嘴角一撇,不屑一顾,“老夫视他为冢中枯骨,死期不久。他与同党所行之举,过于幼稚,难登大雅之堂,早晚被反噬。”</p></p>

张四维听出意思来,连声问道:“高公,你是说还有人在暗中行事?”</p></p>

高拱看了他一眼,沉默一会答道:“天降异象,警示苍生,偏偏发生在皇上初登大宝之际。有心人自然会抓住这一大好机会。</p></p>

剑指新政,欲除李石麓、胡汝贞、张叔大和老夫我。”</p></p>

“除你四人?”</p></p>

“胡汝贞是严党遗毒,此人不除,清流如鲠在喉。</p></p>

老夫我力行田地清丈、人口普查,得罪了多少地方世家;张叔大才试行考成法三个月,京中官吏各个怨声载道,视其为世仇。</p></p>

李石麓身为首辅,不行忠谏,只知道助纣为虐,其罪难恕。在他们看来,除掉我们四人,乱政自然纠正,朝纲自然澄清。”</p></p>

葛守礼听得愕然不已,连声问道:“肃卿,何人行此万险之举?他们不知道皇上的手段吗?”</p></p>

高拱看了他一眼,“与立兄,天机难得啊。再说了,再不行险招,他们就可能再无机会。”</p></p>

张四维在一旁问道:“高公,这些人是谁?”</p></p>

高拱摇了摇头,“老夫也只是偶尔从某人口中听到一言,察觉到蛛丝马迹。这些人行事谨慎,老夫不敢妄加猜测。”</p></p>

葛守礼和张四维对视一眼,心里狐疑不已。</p></p>

高拱,你是真的不愿妄加猜测,还是你心里有数,只是不愿说出来。</p></p>

葛守礼神情变得更加严肃,“肃卿,这是万分凶险的大事,你可不要打着浑水摸鱼,趁乱牟利的算盘。”</p></p>

高拱看了他一眼,长叹了一口气,“与立兄,老夫没有那么急功近利。老夫只是犹豫,一直迟疑了这些天。”</p></p>

“肃卿,你迟疑什么?”</p></p>

“先皇龙驭宾天那一天,大家被召集在慈庆宫前殿。然后先皇请皇上带我进殿,你还记得吗?”</p></p>

“记得,先皇有话嘱咐你?”</p></p>

“是的。”一提到此事,无尽的悲切从心底涌起,高拱双手捂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泪水从他的手指缝里,不断地渗出,聚集成珠,滴落在地上。</p></p>

葛守礼和张四维默然不做声。</p></p>

高拱哭了一会,卷起袖子把脸上的泪水擦拭干净,吸了吸鼻子,一脸郑重地说道:“先皇拉着老夫的手,轻声交代,叫老夫回乡读书。”</p></p>

回乡读书?</p></p>

葛守礼和张四维马上听懂隆庆帝话里的意思。</p></p>

一朝天子一朝臣,隆庆帝对他这个儿子的脾性又十分地了解,高拱要是恋栈不走,一旦敢新皇发生什么冲突,吃亏的是他。</p></p>

看来隆庆帝还是很念及潜邸那段师生之情。</p></p>

可是葛守礼和张四维看着高拱的神情,知道他舍不得,不甘心。</p></p>

两人对这位老友太了解。</p></p>

一时间,两人也不知道怎么劝。</p></p>

想了一会,葛守礼说道:“肃卿,此事波诡云谲,暗潮涌动,你可要千万小心啊。”</p></p>

高拱看着他点点头:“与立兄的好意,老夫心领了。这庙堂离开容易,再想回来,就千难万难。隆庆元年,先皇即位,众贤达齐心协力,费尽心思才把老夫推回了京师。</p></p>

如履薄冰,步步惊心,终于才进了阁,能成就一番功业。真是老夫意气奋发,准备大展宏图之时,却不想先皇突然驾崩,局势为止一变。</p></p>

时也,命也!”</p></p>

朝中大臣们都知道,高拱确实有才能和魄力,可称得上一代名臣。</p></p>

可是你得跟谁比,在一般文臣里高拱肯定是出类拔萃,可是跟西苑近臣一比,真就没法比。</p></p>

胡宗宪、谭纶、张居正、王一鹗四大名臣里,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吊打高拱。其余王崇古、霍冀、曹邦辅、魏学曾、殷正茂、吴兑.都不比你高拱差。</p></p>

高拱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与隆庆帝的关系。其余你看他的履历,都是在翰华清贵之所辗转任职,边务、地方,从未亲历过。</p></p>

拿得出手的政绩,几乎都是皇上在西苑当太子时塞到他手里的。</p></p>

皇上此前再如何擅权专国,他也只是太子,不是天子,紫禁城里深居的隆庆帝才是大明皇帝。</p></p>

无论如何都要摆两位潜邸旧人在内阁里,高拱、陈以勤就是这么进得内阁。</p></p>

其中内情,朝野上下心知肚明。</p></p>

现在皇上即位,手里一堆的心腹名臣不用,干嘛要用你高大胡子?</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