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惊蛰初鸣
张居正惊蛰初鸣</p>
西苑紫光阁,以前是司礼监所在,后来司礼监挪去南华门附近更宽敞的原御用监,这里成了朱翊钧召集内阁和督理处议事的地方。</p></p>
今日五位内阁阁老,首辅李春芳,次辅赵贞吉,阁老兼吏部尚书张居正,阁老兼内阁长史陈以勤,阁老兼户部尚书高拱,全部都在,分坐在左右两边。</p></p>
长史是朱翊钧新设的职位,类似于秘书长,处理内阁日常庶务和往来文字。</p></p>
朱翊钧坐在上首位置。</p></p>
内阁长史陈以勤在做汇报。</p></p>
“殿下,宗藩谋逆大案第一批案犯初审结束,沈藩保定王朱珵坦、秦藩隆德王朱敬镕、暂摄晋藩事朱慎镜、荆藩寿安郡王朱临浒、鲁藩延宁郡王朱合楤、代藩平阳郡王朱阚钨、庆藩德宁郡王朱谨涼、淮藩寿春郡王朱由桄、岷藩宝庆郡王朱诚钒为首的首犯二十七人,人证物证皆在,供认不讳。</p></p>
另靖江王府私通作乱土司、盗卖兵甲之事,证据确凿,刑部专案组合议,判靖江王朱邦苎圈禁中都,靖江藩除国废藩”</p></p>
靖江王比较特殊,第一代靖江王是太祖皇兄南昌王朱兴隆之孙、皇侄朱文正之子。不是太祖皇帝子孙,名为宗亲,实际上早就被算在宗藩之外。</p></p>
这一次被搂草打兔子,顺带着收拾了,波澜不惊。</p></p>
陈以勤的声音在室内回响着,空气里弥漫着凝重,六位阁老都脸色沉重。</p></p>
年初除六宗藩,现在又除六宗藩,太祖皇帝以下传袭至隆庆年间的二十六家宗藩,被朱翊钧喀喀几刀除去十二藩,现在只剩下十四藩。</p></p>
更让人心惊的是上次削藩还只是圈禁,这次直接杀人砍头。</p></p>
遍数历朝历代,也只有太子殿下有这般魄力,而且这魄力吓死人。</p></p>
六位阁老心情十分复杂。</p></p>
他们很清楚宗藩给朝廷带来的沉重负担,而且这个负担就像滚雪球一般,会越滚越大,压得大明喘不过气来。</p></p>
六位阁老清楚,前朝那些前辈名臣们就不知道吗?</p></p>
都知道,可是他们投鼠忌器。</p></p>
历代皇帝总念着同祖同宗,总幻想着这些宗亲是皇权的基石。</p></p>
皇上不想动,下面大臣们怎么可能愿意当出头鸟?</p></p>
推诿敷衍了两百年,也就先皇嘉靖帝下手对伊藩除国废藩,结果还落了了凉薄的坏名声,后面就不敢再动。</p></p>
到了太子殿下秉政,大家都知道这位艺高胆大,肯定会对诸宗藩下手。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位直接抡起斧子猛砍。</p></p>
不仅吓住了诸藩,满朝文武百官们都吓住了。</p></p>
整饬宗藩时,太子引宗室参政,逐步给一些藩王郡王授官。</p></p>
虽然让文官们如鲠在喉,可大家闷在心里,都不敢说。</p></p>
太子疯起来连宗亲都是喀喀地杀,自己还是先千言万言不如一默。</p></p>
混官场安全第一。</p></p>
陈以勤汇报暂停一下,朱翊钧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众人,接着说:“孤念及同祖同宗,这些谋逆首犯改判绞刑,留个全尸。</p></p>
他们可以不念皇恩,不顾宗情,大奸大恶,但孤不能不仁不义。”</p></p>
果然是先皇的好圣孙,好话都让你说完了,好人都让你做完了。</p></p>
会议还要继续,接下来是陈以勤往下汇报。</p></p>
“殿下,截止前日,各地宗藩子弟报名讲习所者三万一千六百四十三人,投军者六千二百五十五人,其余另谋生路者一万一千二百六十四人.”</p></p>
各地宗室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终于认清现实了。</p></p>
哭陵也没用,除非你把太祖皇帝哭活过来,说不定还有商量余地。</p></p>
朝廷也语气非常严厉地明诏天下,再发一个月的禄米就全面停发旧制禄米。</p></p>
以后只有审查过关的藩王、郡王、镇国/辅国/奉国将军发宗俸,标准另定,分禄米和俸银若干。</p></p>
其余的只有老老实实报名讲习所,学习一项技能的,才给你发三个月补贴。还有考入学院、国子监的,那确实是人才,也有补贴。</p></p>
至于其余自谋生路者,有补助。</p></p>
朱翊钧转头对高拱说道:“高阁老,宗室入讲习所学习的三月补贴,以及自谋生路的创业补助,户部要按时发放。</p></p>
按照新法子来,叫他们在富国、汇金、通商和惠民四大银行开户头,户部直接把钱拨到户头里去,省得他们说有人中间盘剥,纠缠不清。”</p></p>
直接拨款去银行户头,这个法子在逐渐推行,尤其是户部从国库拨款,现在要求必须走银行账户。</p></p>
此举虽然繁琐,但正如朱翊钧所说,宁可多费笔墨,多费会计,也要尽可能杜绝胥吏上下其手、从中贪墨的机会。</p></p>
高拱答道:“回禀殿下,户部把这些款项都已经列出预算,准备妥当,可按时拨付。</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