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东京阴霾下的决策困局(一)(1 / 2)

东京参谋本部的穹顶下,空气仿佛凝固成铅块。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的军靴重重踏在橡木地板上,震得墙角的黄铜花瓶微微颤动。作战室里,十二名高级将领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前,地图上华北区域被猩红的蜡笔涂得斑驳——那是三天前平型关惨败留下的印记。

“八嘎!”

板垣的拳头砸在标注着“平型关”的位置,震落几枚微型军旗,“山本联队全军覆没,忻口防线岌岌可危,华北方面军是在和稻草人作战吗?”

他的目光扫过冈村宁次,后者正低头擦拭眼镜,镜片后的眼神藏在阴影里。

板垣征四郎的呼吸变得粗重,他解开军装领口的铜扣,额头上青筋突突跳动,平型关的失利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里,这不仅是军事上的挫败,更是对大日本帝国皇军威严的挑战。

新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缓缓起身,军刀在地毯上拖出刺耳声响:“诸君,中国军队采用的‘山地游击战术’超出预想。他们像幽灵般渗透补给线,在地形险要处设伏,帝国陆军的重装备优势完全无法发挥。”

他展开一张泛黄的航拍照片,画面里平型关山谷布满焦黑弹坑与残破的日军装备。照片上,被击毁的坦克扭曲成废铁,散落的步枪和弹药箱遍布山谷,曾经骄横的日军士兵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山路上,这幅惨烈的景象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战斗的残酷。

角落里的辻政信大佐突然冷笑:“寺内将军是在为前线无能开脱?淞沪会战我们动用二十万兵力,如今在华北连一群‘泥腿子’都对付不了?”

他掏出怀表重重拍在桌上,“天皇陛下期待的‘速战速决’,难道要变成十年持久战?”辻政信的脸上带着轻蔑的神色,他心中对中国军队充满了不屑,在他看来,这些装备简陋的中国军人根本不可能是大日本皇军的对手,平型关的失败一定是前线指挥官的失职。

冈村宁次终于抬起头,镜片折射着惨白的灯光:“辻政信君,平型关战役暴露的不仅是战术问题。”他抽出一份电报,“山本联队最后电文显示,他们的弹药补给延误整整五天,士兵饿着肚子作战。”会议室陷入死寂,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愈发清晰。众人的表情变得凝重,他们意识到,这场失败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敌人的战术,后勤补给的漏洞同样是致命的因素。

窗外突然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众人下意识望向窗外。三架美军侦察机正从东京湾方向掠过,云层下方隐约可见横滨军港腾起的黑烟。这是美军首次对东京周边进行侦察,预示着太平洋战场的战火正在逼近。防空警报的尖啸声在城市上空回荡,街道上的行人慌乱地寻找掩体,东京的天空被紧张和恐惧的气氛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