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在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农具、车辆、马具、家具、枪托,什么都需要木匠,这年头的大部分男人多多少少都会一点木匠活,只不过是干得好干得差而已。
鞋匠,主要是加工高帮皮底的布鞋,王跃几次出去惹事情都没有找到多少鞋子,就算是有也不够用,在山区驻扎,训练强度还不低,对鞋子的消耗也很大,天气暖和的时候可以穿草鞋,可天冷了就不行了,不仅要有布鞋,还要有棉鞋,天知道这时节穿单鞋训练是什么感觉,因为缺鞋很多部队都不得不降低了训练强度。
除了专业鞋匠,会做鞋的妇女们也都加入了进来,这东西有多少都不嫌多,不管是布鞋、皮鞋、草鞋,都要大量储备。
篾匠,这个是传说中老李的“专业”,有技术手巧的编点复杂的东西,技术一般没啥技术的就编草袋子草席子,无论多少都是用得上的,就像是草袋子,就算是没有麻袋好用,可也可以用来修筑工事,至于斗笠、蓑衣什么的干脆就可以算成是军装了,特别是用桐油处理过的斗笠,轻便防水,比携带雨衣方便多了。
瓦匠,虽然冬天没法在室外施工,可不影响室内施工啊,盘炕、砌灶台、挖地窖,抹墙都是可以干的,过去几个月,栖凤县挖的大量窑洞一大半可都没有收拾完的,就算是收拾完了也还有很多工事需要进一步施工的,就好像是坑道工事的内部,如果不贴砖的话会相当麻烦,虽然没有现代水泥,可三合土也一样好用,更不要说栖凤县已经在王跃的指导下搞出了蛋蛋窑水泥,基本可以达到八九十年代乡镇水泥厂的水准。
铜匠,在这个年代铜匠可是绝对的技术工种,基本上都和枪匠挂钩,只要是铜匠立马就会被送去兵工厂,不管是跟着刘海忠敲铜制弹鼓还是修复炮弹壳都是可以的,一些学徒使用冲床加工子弹壳也比普通工人的成品率高,因为他们对铜料特性的了解远超过普通人,都不用化验就可以根据铜料颜色的细微差别看出差别来,毕竟兵工厂缺乏必要的化验设备,熔炼原材料基本都是靠经验来的。
伐木工,实在是没有一技之长的难民也可以去砍树,太行山区别的不多,就是原始森林多,现在栖凤县在大规模建设,对于木料的需求也很大,至于说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别放屁了,国家都快买有了,留着森林干什么?留给鬼子用吗?一棒子酸儒。
矿工,被安排去矿井的人也都是没有什么技术的,不过里边还有一些有问题的人,王跃没办法将多有人都一次性甄别出来,可对于甄别出来的人也绝对不会手软,不管是哪一方的特工还是积年老匪,重罪犯人都要送进去,虽说工资也会按时交到那些没问题的亲属手中,可他们本人是永远也别想要再出来了。
当然,也有礼送出境的,只不过在赶出去的时候会将他们的个人物品全部留下,也算是给这些人或者势力一个警告,这怎么就不知道收敛呢,下次老子一定要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