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阳光暖暖地洒落在庭院之中,然而,那丝丝缕缕的阳光却并未驱散笼罩在此处的隐隐紧张氛围。众人眼见一众士兵涌进来,他们的目光瞬间如同聚光灯一般,聚焦在众士兵身上,仿佛在等待着这些士兵带来新的转机与希望。
公孙都尉看着庭院之中的众人,静谧的氛围里透着几分诡异。有两个人如同被抽去了生气一般,靠墙静静躺着,身躯纹丝不动,仿若陷入了无比深沉的沉睡,让人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曹刺史等几个官员坐在一边,他们的脸色略显疲惫,眼神中透露出经历了一番波折后的复杂情绪。不远处,何都尉身姿挺拔而立,身旁站着一位年轻女道士,她身着道袍,神色清冷,目光却透着机警。
“应该是刚才放的信号起了作用,公孙都尉带人前来支援了。” 何都尉微微侧身,面向凤鸣轻声说道。
凤鸣轻轻颔首,目光投向正大步走来的众士兵。公孙都尉阔步上前,眼神中满是询问与关切,看向何都尉直接问道:“何都尉,什么情况?” 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一切,急切地想知晓这府中到底发生了何事。
何都尉连忙将刚才那一幕幕惊险万分、令人胆战心惊的事情简单且条理清晰地说了一遍。公孙都尉等人听着听着,双眼不禁瞪得圆溜溜的,满脸写满了不可思议。他们显然被刚才那超乎想象的场景深深震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蛛怪张牙舞爪、众人惊慌失措的画面,实在难以想象在这平日里看似风平浪静的刺史府中,竟会在转瞬之间发生如此惊险刺激、生死一线的一幕。
何都尉神色坚定,目光望向后院方向,语气不容置疑的说道:“你们来得正好,公孙都尉,你安排些人,把刺史府每一处关键地方都安排人牢牢把守,我们现在即刻去后院看看情况。那里怕是还有隐患未除,我这心里实在放不下。” 言语间,眼神中透露出对后院未知状况的深切担忧,仿若后院藏着一头随时可能暴起伤人的猛兽。
“好,我带上些人手,同你们一起去。”公孙都尉说罢,把手下做了调遣。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士兵,确保刺史府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看守。随后,带着剩余的士兵,同何都尉和凤鸣一起,往后院而去。他们的身影在庭院中渐行渐远,留下一片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
当众人沿着走廊匆匆赶来时,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如同汹涌的浪潮,猛然从西厢房的方向滚滚袭来。那欢呼声中饱含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激动之情,仿若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瞬间点亮了众人心中的好奇之火,又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着某个重大发现的诞生。众人听闻,心弦猛地一紧,下意识地加快了脚下的步伐,每一步都带着急切与焦灼,恨不得立刻冲进西厢房,探清究竟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
待众人一脚跨进西厢房,刹那间,眼前的景象如同具有强大的魔力一般,牢牢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一众士兵里三层外三层地紧紧围在一座假山前,他们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兴奋难抑的神情,那光芒仿佛要将这略显昏暗的厢房照亮。旁边有一座假山倒在地上,上面还拴着绳子。那绳子似乎在诉说着刚刚发生的激烈行动。
“师兄。” 凤鸣清脆的喊声陡然响起,青鸟和杨都督闻声转过头来。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与期待。围着的士兵听到声音,纷纷让出一条道来。凤鸣和何都尉以及一众士兵走上前来。
“末将驰援来迟,将军恕罪。”公孙都尉低头拱手说道。
“无妨。来的正好。”杨都督说道。
凤鸣走到青鸟身旁,只见青鸟身上满是灰尘和泥土,却并未发现有伤痕,她心中稍稍安定下来。随后,她从怀中取出一块手帕,轻轻地拍打掉青鸟身上的尘土。她问道:“师兄,这是什么情况?”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关切。
青鸟回道:“我们刚刚发现,在这假山之中有一个深洞,必定是那蛛怪的出入之地。”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仿佛找到了关键的线索。
凤鸣听见师兄的话,急忙将目光投向假山。果然,在假山之间,有一个洞口呈现在眼前。那洞黑黢黢的,宛如一个神秘的入口,散发着令人望而生畏的气息。它的深度似乎难以测量,仿佛通向一个无尽的深渊。
何都尉和公孙都尉也纷纷探头往前看去。他们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显然被这个深洞所震撼。
只听青鸟说道:“杨伯伯,眼下要怎么办?”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看着杨都督,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好的对策。
杨都督略有所思,随后说道:“如今这洞内情况不明,贸然下去必定存在风险。刚才的蛛怪虽然受了伤,可若是洞内还有更多的蛛怪,此刻必然有所戒备。目前敌暗我明,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他的分析冷静而理智,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沉稳与睿智。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青鸟说道:“确实如此。我认为先把洞口封住,做好充分准备,明日再下去探查为好。” 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毕竟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冒然行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险。
杨都督点头说道:“好,看来贤侄已经想好对策。” 说罢,命令众将士,把旁边的一座稍小些的假山放倒,推到洞口,刚好把洞口封住,接着又命令士兵原地看守。
待一切事宜皆筹备妥当之时,曹刺史引领着众人缓缓来到西厢房。曹刺史面容略带关切,疾步上前,目光在杨都督与青鸟身上细细打量,开口问道:“都督和小友,两位此番经历诸多凶险,不知可有受伤?” 言语之间,满是担忧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