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听闻后在一旁略显惊愕地看着,但他并未多言。
而徐辉祖听到这个名字时,心中默念片刻,顿时面色骤变。
“恳请陛下慎重考虑。”
“文字这一辈,属于太子殿下孙子那一代,如果用在我外甥身上怕是不堪承受。”徐辉祖急忙再次跪倒,语气急切地表达。
“慢着。”
“朱文贤?”
“文?”
“我记得史料中有载,朱元璋为每一个子孙后代规定了排字顺序,这‘文’字,正好对应太子朱标孙子的辈分。”朱雄也忽然反应过来。
朱元璋当时制定如下规定:朱标的子孙字辈分别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也就是说,除早逝的朱雄英之外,朱标所有儿子的第二个字都用“允”字开头。
“恳请陛下撤回成命。”
“宝儿,他实在担当不起。”朱雄此刻也立即下跪行礼。
朱元璋目睹二人如此举止,却丝毫没有动怒。
“哈哈哈。”
“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朕对这孩子甚是喜爱,不过是个名字罢了,便由朕赐予他吧。”
“不必太过惊讶。”朱元璋轻轻一笑,随手朝徐辉祖一挥。
“标儿,你可有异议?”
随即,朱元璋又转向朱标问询。
“儿臣并无异议。”
“普天之下人山人海,重名重姓者不在少数,儿臣怎会如此荒谬。”
“说到此事,儿臣与朱雄倒是颇为投缘。
这小宝儿按年龄来说确实属于儿臣孙子一辈,倒也合适。
这也是与东宫结下的一段缘分,日后送入大本堂悉心栽培,将来成为大明的股肱之臣也是不错。”朱标面带笑容地回应道。
“听清楚了吗?”
“朕不觉得有何不妥,朕的太子也不以为意。”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就这么定了。”
“从今往后,这小子就改名为朱文贤吧。”
“朕亲自取的名,自是不会有人提出异议。”朱元璋一锤定音,小宝儿的名字就此确定下来。
听完这些话。
朱雄只得恭敬地行礼:“谢陛下赐名。”
徐辉祖也缓缓起身说道:“臣知道了。”
与此同时,徐辉祖擦掉额头冷汗喃喃自语:“看来我确实低估了陛下对朱雄的喜爱程度啊,竟然直接使用了太子孙辈字辈来赐名。
有了这个名号加持,再加上是开国太祖所赐之名,这外甥未来定然不得了。”
“妙锦。”
“若论年纪,我确实比你年长许多,但从家谱上看,我其实就像你的兄长,真心实意地说一句。”
“要不是你和朱雄彼此欣赏互相倾心,我差点就要给他安排一段婚姻关系呢。
要知道我还有一个小女儿,今年也有十岁左右,仅仅只比朱雄这小子小两岁而已。”
此刻,朱标感慨不已地说道。
朱元璋立刻接话:“说得好啊,这才像个情深义重的好儿郎,标儿啊,别人小两口恩爱情浓,你瞎操什么心呢?”
“父皇教训得对,儿臣方才真险些成了棒打鸳鸯的恶人了。”朱标连忙赔笑。
朱标虽然心里多少有点遗憾,但对朱雄的态度却多了几分认同,满心赞许。
倘若朱雄为了依附东宫,真的让徐妙锦屈居侧室,尽管可以借此加深与东宫的关系,在朱元璋或者朱标眼里可能也会有所轻视。
但现在的朱雄表现出了自己原则性的一面,这让父子二人都感到了欣慰。
这样的朱雄才配称作大明未来的英雄好汉!
“总算圆满解决了这事了。”朱元璋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
然而没等他彻底放下心来。
“不过——”
“孤还是会给你一个良机。”
“假使将来他又立下显赫功劳,即便让他娶孤的女儿做偏房又有何不可?”朱标笑着重新说道。
“你啊,真是对朱雄这个女婿念念不忘。”朱元璋带着几分散漫的语气埋怨了一句。
“殿下,”
“草民替夫君先行应承了!”徐妙锦生怕朱雄推辞,赶忙主动表态。
“好极。”
“那朕在此立誓为据!”
“一旦朱雄再为江山社稷建树重大功勋,江都公主便是他的人了。”朱标当场答应了下来。
一边的朱雄满脸无奈地想:虽说古代男人多妻常见,尤其是位高权重者更是如此。
但他没想到自己的妻子不仅帮忙找老婆还能直接代表自己答应下来,这还真是件新鲜事。
“唉……”
朱元璋听到后,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评判。
自己的儿子这次算是认定了要招揽朱雄,且还说得通情达理,他也找不到理由反驳。
只能看着儿子做出承诺把妹妹嫁给大哥。
“怎么啦父皇,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
“难道你也对朱雄另眼相看了?难不成也打算拉拢他?”
“不如将此良缘交由儿臣来做主吧。”朱标调侃地看着父亲。
想起刚开口要把女儿许配时老父那一副别扭表情,现在想想实在有些怪异,还带着几分强烈的抗拒之意。
“小子。”
“等到你晓得朱雄其实就是你的儿子时,再瞧瞧你还笑得出来否?”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
“重孙啊,往后你就叫做朱文贤罢。”
懒得搭理朱标,朱元璋径直去戏逗起了怀中的朱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