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元军,绝不留情。”
朱雄拉起长弓,厉声宣告。\"遵命。”
所有战士齐应如雷鸣。
纷纷持弓待射。
前面慌不择路的元军听见身后战蹄轰隆,回头惊惶不定:
“明军追赶来了!”
“赶紧逃跑啊!”
“不知哪支队伍,快离开……”
那些分散逃离的敌军士兵大骇失色拼命逃亡。
有坐骑者已经远遁而去,而靠徒步奔跑的人根本逃脱不了大明骑兵追捕的速度。
朱雄再次嘶声下令:“射!”
弦音骤响,箭锋呼啸着穿透空气。
片刻即击杀六个元军目标,30点经验收入囊中。
此广袤草原毫无遮掩之地,正是骑兵与弓矢发挥优势之时。\"全歼元军。”
“杀...”
众多明朝战士亢奋呐喊厮杀肆虐。
……
长城关卡外。朱雄眼神愈加寒冷:“陈权。”
“属下在。”
陈权立即心领神会,轻轻挥了挥手。
顿时就有士兵从中挑出十余人,不论男女老幼皆在其中。\"求求你饶命啊……”
“我只是个普通的牧民而已。”
“别杀我……”
这些人惊惶失措拼命哀求。
而剩余趴伏在地的人眼中也都满含怨毒。
不过这一切并未引起朱雄丝毫同情。
当初北元铁蹄踏入中原时,他们的暴行比朱雄此时残忍无数倍,简直毫无人性可言。
此刻正值战时,心软便是对士兵最大的残酷,会将数千战士置于死地。
朱雄绝不会犯这种愚蠢的同情之误。\"本将再给最后一次机会。”
“若无人应答,这些俘虏会首当其冲,接着便轮到整个部落。”
“休要以为本将在虚张声势。”
朱雄目光如寒冰般说道。
话语刚落,十多个明军已将战刀高举过头,只待将领号令即刻挥刀斩下。\"我说!”
“我说……”
一个年迈的部族长老缓缓站了出来。
虽然满是不甘与愤怒,但他还是选择了开口——因为眼前别无他选。
朱雄注视着长老平静道:“王庭往北而去,与我等距离仅二十余里。”
但他的语气中仍充满警告:“但愿你说的是实情,否则即便返回我也定将此地屠尽!”
说罢手一摆,
“全军听令!每名将士皆从这部落取足干粮,将其余粮食焚毁,金银财物尽数搜刮一空!”
“半个时辰后,大军继续进发!”
他的命令掷地有声。
部落中的百姓闻言无不面色惨白,冬日渐近,一旦粮食被毁,等待他们的可能唯有冻饿而亡的命运。
但望着四周围满是血迹的大明战士,他们纵使心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毕竟,激怒这些人足以令他们全家今日丧命当场。
不一会,半个时辰匆匆逝去,众将士已补充完毕食物水源。
朱雄环顾四周,这里已是深入草原第十日。
此处既是这位年轻将军所抵达的最远处,也是麾下众军征战最远的一片陌生敌境。
前方季节即将步入寒冬之际,
陈权勒马至朱雄身旁轻声道:“将军,这般焚烧这个部落所有存粮,是否显得……”
言语间似显犹疑和不忍。\"你觉得本将如此行为残忍吗?”
朱雄微笑反问。
陈权慌忙拱手言道,“属下不敢。”
“实则是念及这部落里大多妇孺老弱,这才心存怜惜罢了。”
他说着表情严肃起来。\"试着换位思考。”
朱雄依旧平静,“若是长城内部一处部落全是老幼妇孺,可一旦为敌方占据时又该如何?”
陈权思量片刻,咬牙回答:“他们会把财物掠夺殆净,女子为奴青壮为隶老幼被杀。”
“那么现今你尚且认为本将的行为过分么?”
朱雄冷笑连连:“虽说本将烧光他们存粮但并未直接赶尽杀绝不也给予了活下去的希望?”
“陈权啊。
对敌人不能心存丝毫善念不论男女无论老幼。”
他声音转重,像是教诲后辈:“一旦流露怜悯只会让对方伺机对你痛下杀手。”
这就是敌人。
张玉亲率大军万余人抵达此地。
眼望长城之上红甲巡逻的身影立知这便是大明所属兵力无疑。\"仅仅数日之内,朱雄竟就拿下这段长城防域?”
张玉注视场景心中暗暗诧异。
身为统领朱棣麾下主力的大将军他知晓当初北元撤退之际曾在这一带设万数雄师把守凭如此规模岂料就算增加朱雄所率部属数量一倍短时间内也难以取胜攻陷。
恰在此际大批量明军来到长城前。
负责守护此地的一个千户立即带着手下前来拜迎。
其右臂缠绷带显示负伤但仍被留下来担任要职守护。\"属下范晓拜见张将军。”
千户带领众人向张玉弯腰请安。\"朱雄何在?”
张玉简单摆手直接询问情况。\"回复张将军。
我们的朱将军早在五日前就已经率部穿破长城前往剿灭北元败军。”
范晓略带自傲语气叙述然而眼神中却隐约透露着一丝不甘。
如果不是当初攻城受箭伤他本也会一同随同朱雄越长城奔赴战场此刻滞留下镇守的主要皆是一些因战负伤人员当然也有部分留守战斗成员保障稳固长城控制。
听闻消息,张玉眼睛圆睁满脸难以相信的表情反问:
”
你说的是五天前你们就已经击溃重兵驻扎的元军并成功突围?”
“启禀张将军,五天之前,您带领我们冲杀至此地时,确实遭遇了元军重兵防守。
然而在您的英勇指挥下,仅用一个多时辰就成功击溃敌军,斩杀敌兵两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
眼下这些俘虏正由我们押解在长城上。”
范晓带着明显的自豪感汇报。\"就凭借六千骑兵突破元军层层防御,并且占领长城,击杀两千、俘虏三千?”
“难道这朱雄天生就有着卓越的将帅才能?”
“如此辉煌的战绩,即便是我现在率领一万精锐部队也难以达成。”
张玉听罢满脸震惊,心中更是满是叹服。\"将军,能否调配一些粮草补给?”
“出发前,将军命令我们每人携带了十天所需的干粮与水,可如今有三千多名俘虏太多,我们虽然分给他们一些粮食,但他们仍未吃饱。
要是再不供应粮食,估摸着不出几天他们就会饿死。”
范晓指向长城上的降卒说道。\"立即筹备粮食。”
“这些俘虏若是活着对我大明可是大有用途。”
张玉随即向副将下达指令。\"遵命。”
副将当即领命离去。\"击退此地的元军之后,朱雄就没有在此处稍作停顿而是直接越过长城继续进攻了?”
张玉好奇地追问道。\"击败元军后,将军只让我们休息整顿了两个时辰,接着便再次出征进行追击。”
范晓马上回答道。\"打了这样一场硬仗仅仅休息两个小时就再度出发,朱雄他难道就不担心士兵体力透支吗?”
张玉不禁疑惑起来,内心还有些嫉妒。
接到朱棣的命令前来救援时,他生怕错过战机而导致朱雄全军覆灭。
然而赶往长城却发现事情出乎意料。\"张将军太过担忧了,我们第一军在您的统帅下士气高昂,每一个人都想为国家建功立业。
若不是我手臂负伤,肯定也会追随将军踏过长城冲锋陷阵。”
范晓满脸懊悔地说着。
张玉听到这番话更是滋味复杂。
重整过后的第一军新老士兵参半,整体战斗力与一般守备军相差无几,但在朱雄的率领下战斗力骤然提升,已远胜其他队伍。
所有士兵仿佛疯了一样,毫不畏惧战场,一心只想杀敌求功。\"我现在是真的搞不懂朱雄了。”
张玉有些无奈地低声自语。
本想着来营救,顺便教导朱雄不要太冲动莽撞,但如今看来朱雄不仅攻占长城,还已经越长城继续追击,原本准备好的说辞也就没用了。\"将军,我们现在要怎么办?是不是继续去增援呢?”
“我觉得朱雄将军根本不用我们额外支援啊?”
身后一位将领感慨不已地说着。\"也许朱雄能够带来真正的战果呢,要是真能擒拿甚至击毙北元皇帝,那可就真的成为朝堂的大手笔啦。”
张玉心中默默盘算。\"赶紧把此处胜利的消息速呈给燕王殿下知晓。”
“大军休整一柱香时间,随后越过长城迎接应援。”
张玉下令道。\"是。”
诸将士同声回应。\"朱雄。”
“本将倒要看看你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如果你真能做到擒获或击杀北元皇帝这样的大成就,我张玉必然真心折服于你。”
张玉暗自发誓。
……
北元都城所在之地,
朱棣正在军帐内处理各项军务工作。
直到现在战争局势基本明朗,北元军队退入草原,基本大局已定,只需等待重新夺回长城控制权便大功告成。\"报告!”
“张玉将军火急情报传来。”
一名亲卫飞奔进入营帐中跪下禀报。\"呈递上来。”
朱棣搁下军务文件,脸色一变,当即开口。\"想必是朱雄遇上了麻烦。”
“这孩子,行事太不稳重了。”
朱棣心中默默想着。
张玉发来的紧急通报,足以证明事情不同寻常。
朱棣基于先入为主的判断,情势似乎确实不容乐观。
亲兵随即将战报呈给朱棣。
他一眼扫开,神情立刻变得复杂起来。\"这……莫非是在戏弄本王?”
读完这份军报,朱棣顿时呆住,显然内容完全出乎预料,与先前的猜测截然相反。\"仅凭六千骑兵便攻克北元倚险固守长城的十万大军,自身损失不过数百人,这朱雄,简直……简直……”
朱棣自言自语到最后,也不知该如何评价朱雄。
这般卓越的领兵能力,简直令他自己都叹服不已。\"这般指挥才能,怕是连蓝玉也有所不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