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日寄来的信件中,小毛奇在信中写道:“我军甚至只需要足够的弹药就能够将这些法国人挡在阿尔萨斯洛林外面。”
威廉二世曾认为,德军或许会丢掉阿尔萨斯洛林,被迫守在孚日山脉的堡垒里。但法国人不堪一击的表现甚至让威廉二世有了掉头进攻西线的想法。但威廉二世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站在柏林的办公室里,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上摊开的地图。
东线,这条德意志最长的战线,他们不但要在自己的国土上派军而且在奥匈帝国境内也要派军,虽然波兰突出部已经有了合围的趋势,华沙城已经近在眼前,但威廉二世还是觉得沙俄没有那么弱,沙俄这头巨熊随时都会苏醒过来。
******
4月20日,来自柏林的电报送到了应天府,这封电报甚至是和朝鲜半岛的“瀛人军团”一起送来的。郑清璿看着手中的电报发愣,一方面是清军主力八旗没有在朝鲜半岛吃到一点好处,甚至可以说“瀛人军团”在朝鲜半岛是大胜。而另一方面德军在西线的防御正中郑清璿的预测:法军鲜艳的制服与“人定胜天”的战术思想将会把法军精锐一头撞死在德军的水泥墙上,而在东线他则是对德皇的犹豫表达了不屑。
沙俄并不是苏联,其国内混乱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没有解决不说,其军队中的指挥官皆有不合。前世之所以会出现东线溃败完完全全是奥匈太过于拉胯,以至于德军不得不调军东线发动了坎能堡战役。
现在德军的主攻是东线这无疑加速了沙皇俄国的倒台,而美国这个在前世一战各国背后最大的卖家也早在1907年便被郑清璿手操的金融风暴给搞的生活不能自理,从一个一流的工业出口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二流的农业出口国,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其国内的工业巨头与各种专利要么是被骗到了大明要么就是被郑清璿用美国人自己的黄金买到了大明,而美国的石油储备也成为了大明的后花园。
这便是郑清璿敢于使用大量的机械部队最为重要的原因。
同盟国在战争初期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顺利。
那么美国方面呢?令人可笑的是,他们在战争刚刚开打之时便宣布中立并颁布了《孤立法案》,明确表达了美国不会加入任何一方的决定,但是呢?不加入是不加入,卖东西还是要卖的。
美国的商人们开始向英法两国出售粮食,但这些粮食的价格却远高于战前。这让郑清璿不禁冷笑,美国人终究还是没能摆脱资本的诱惑。不过这些粮食贸易的规模远不及前世,毕竟美国现在的农业产量也就勉强够自己国内食用。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开始向大明提出粮食贸易的请求。他们希望能从大明购买粮食,以维持国内的供应。这样的谎话自然只能用来骗骗小孩子,但郑清璿还是同意了,原因无他,只是为了让美国更加依靠大明。
******
1914年4月26日这是清军在春川发动的第三次攻势,无一例外,这些攻势都被那些钢铁巨兽挡了下来,让清军更加绝望的是,在4月27日,“瀛人军团”在春川后方部署了大量的重炮火力以及天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轰炸机群,这代表着不只是对马岛上的机场,就连海面也成为了明军的后花园。
他们一边要承受“瀛人军团”的炮击,另一方面又要承受海面上明军舰炮的轰击。至于他们自己的海军?那些像幽灵一样的潜艇正在他们的港口门口等待着他们舰船的出击。
清军的指挥官们面对这样的局面已经陷入了绝望:他们根本冲不动“瀛人军团”的防线,即便是他们侥幸冲进了城中,等待他们的是机枪的扫射以及那些停放在城中的坦克,而袭扰“瀛人军团”的补给线就更加是一个笑话,就不谈他们怎么击穿火车上的装甲,单说铁路上每晚上都有一辆“瀛人军团”的装甲火车不断巡逻着,白天则是有着侦查机在天空中盘旋,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调动都在“瀛人军团”的注视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