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蠢猪都能学会的元神出窍法诀》(1 / 2)

浩典阁位于内城一座山上,名曰泰安山。

虽说是山,但其实就是一座五十米海拔的土丘。

当时的主政者将浩典阁选址在这也是费了一番思量,既要考虑安全也要考虑方便。

而泰安山毗邻着官府、卫所,山脚下有泰安书院,山上还有烽火了望台,的确是一个理想选择。

这个风和日丽的清晨,陈廉在庞靖忠和姜世生的陪同下,拾阶而上,来到了浩典阁的大院门口。

举目望去,浩典阁的楼宇呈金字塔的构造,规模壮观宏大。

按标准来说,这里相当于市级图书馆。

泰安府全境的修士想阅览典籍,都得来这。

一来这里的典籍库藏丰富,包罗万象。

二来,这里的许多典籍都是原稿,极可能留有着书人的意念。

之前提到过,对于书中意念的利用,分为三步骤:感知、解析、契合。

如果能一条龙全部成功,那么就能开窍悟道、事半功倍。

不过由于最近泰安城处于战备状态,出入严格,人流少了许多。

门口的守卫看了卫所的介绍信后,就让陈廉三人依次在信函的空白处又按了一遍红印指纹。

信上本就有三人的红印指纹,守卫确认两次指纹都对得上,这才向三人颁发了三张小铜牌。

“铜牌只许在一二层借阅书籍,注意规矩,七日后归还牌子,想续牌再拿新的介绍信。”守卫提醒道。

“以往一封介绍信可以顶一个月用,现在都审得这么严了。”庞靖忠苦笑道。

守卫叹道:“没办法,如今泰安城内忧外患,所以更要谨慎些了。”

顿了顿,守卫又道:“前几日你们卫所破了大案,传言有三位义士勇闯敌穴,一举荡平了敌寇,到底是哪三位啊?”

闻言,三人默契一笑。

姜世生昂首挺胸:“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不就刚好三位嘛。”

守卫顿时面露惊奇和郑重,拱手道:“竟是你们三位,失敬失敬,想来是立了大功,被奖励来进修吧。”

其他守卫的态度也变得温和友善,还有人投来崇敬的目光。

寒暄了两句,这个守卫便提议道:“这来回也麻烦,等会中午您们三位要不与我们一块吃吧,鄙人常以山,大家交个朋友。”

“客气客气。”

三人回了礼节,就在守卫们的注目礼下步入了楼阁。

“大哥,我这辈子头一次被人这么敬重呢。”姜世生笑道。

庞靖忠也是喜上眉梢:“试问,谁不敬重英雄呢。”

那夜,若不是他们三人涉险覆灭了周赤炎等人的阴谋,泰安城必将遭受灾祸。

无法想象届时会有多少百姓遭殃,又有多少家庭会失去亲人。

因此,但凡有人知道一些那晚的内情,都会对他们三位义士心怀感激和钦佩。

尝尽了庸碌的庞靖忠和姜世生自然巴不得名扬全城,但熊海涛对外却隐瞒了三人在此事中的杰出事迹。

熊海涛给两人的解释,就是陈廉的身份问题,不方便过多宣扬。

对此,两人只能接受,总不能责怨陈廉,毕竟功劳都是他给的。

“第一层都是修体的典籍,二层则是修神方面的,我们帮你找找适合你的入门典籍。”庞靖忠在接近楼阁时做了简单的介绍。

陈廉顺口问道:“那更往上的楼层,是更上乘的功法典籍了吧?”

“不错,上面存放的都是中阶乃至上阶的修行典籍,想上去,需要银牌乃至金牌。”庞靖忠补充道:“不过我印象里,金牌已经许久未曾有人获得了。”

“能获得金牌入浩典阁的,那都是顶尖的修行人才,难得出一个,也早被上面各衙门或宗派挖走了。”姜世生随口道。

迈入楼阁的第一层,一排排书架映入眼帘。

三人不作停留,拐向了位于门口右侧的楼梯,步入第二层。

庞靖忠看着同样层层叠叠的书架,不知道该领陈廉上哪找书。

倒是姜世生机灵,直奔楼梯口附近的公文桌。

那里坐着一名书生装束的青年。

一袭水蓝外袍,内着素白里衣。

这是泰安书院的学子服饰。

泰安书院就位于山脚下,日常中,书院会派遣学子前往担任监书员。

没有工钱,但这份兼职的好处颇多,最主要就是能自由的阅览典籍。

那书生正捧着书在看,当姜世生靠到桌前小声咕哝了几句,那青年瞄了眼三人的卫兵装束,眉头微微一皱。

似乎他不太理解怎么会有卫兵来看修神的书籍。

毕竟基层的卫兵都是修体。

修神的卫兵也有,但很少,基本扎堆在行省治所和京都,属于重点培养的精英。

随即,他举手一指离得最近的那排书架,却是一言不发,全程冷漠。

姜世生抱拳致谢时,这书生已经低头继续看书了。

“有什么好张狂的。”

姜世生愤愤不平的走回来。

庞靖忠也是一脸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