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我不想走路(1 / 2)

陈安没打算借鉴“美团”和“饿了么”的商业模式,因为在2002年根本走不通。

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未普及的年代,他不可能弄个app点餐系统出来,把商家和骑手全部接入平台,让顾客随时拿出手机就能点单。

这完全是不现实的。

所以,他采取了和当初校内网同样的策略,先从接纳新事物程度高的年轻群体入手,来一点点打通市场。

而江汉大学就是陈安开启外卖业务的第一个试点,甚至外卖的名字他都想好了。

“校园外卖!”

首先,这个名字无疑对年轻学生群体有着天然亲和力,容易被接受。

其次,这个名字也方便他日后来以大学生创业的名头找学校要一些政策支持。

比如进入学校里开展“校园快递”、“校园零食”、“校园优选”、“校园团购”等各种业务。

如果能把这些全部实现的话,那么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电商平台也就不远了。

不过前提条件是必须学校点头通过才行。

否则除非是关系户,一般人想要在学校里面搞这么大,纯属是想屁吃呢。

“看来到时候得找一下老谭帮忙。”

陈安很快想到自己工商管理学院的副院长谭刚。

平时私底下,他也会常常给老谭发短信问候,师生间的关系还不错。

只要第一个试点走通,那么接下来的业务扩展就好办了,可以进一步在整个江汉乃至全国所有大学铺开。

再配合校内网在网上的热搜宣传造势,到时他的校园外卖想不火都难。

当然了,想法是美好的,至于到底会怎么样还要看具体的实施。

……

陈安晚上来到川渝火锅店,除了见郑洁茹外,另外就是希望川渝火锅店成为校园外卖的第一个商家。

可能也是未来很长时间,校园外卖平台唯一的商家。

而郑洁茹高薪聘请的厨师也没有让他失望,炒饭、炒面、炒粉几样简单的餐食,做的色香味俱全。

虽然不至于是什么山珍海味,但起码口感和卖相上面,要比路边摊和苍蝇馆的好吃多了。

“陈安,那我干脆把火锅店的其他生意关了,以后专门为你那个外卖提供炒饭和炒面。”

郑洁茹开口说道,两只手紧紧抱着陈安的胳膊,朝自己的出租屋走去。

“不用关。”

陈安听了却是果断摇头:“外卖生意前期估计不怎么挣钱,如果你把火锅店的正常生意关了,大概率会亏本经营。”

主要是他心里也不确定自己的外卖业务能不能成功。

陈安非常清楚自己的校内网能够成功,很大原因是借助国内鼓励互联网发展的春风,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但校园外卖可能就没有那种运气了,一切都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