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也派出了哨探。
果然宋朝在威远寨集结了超过一万的军队,严阵以待。
李忠义急忙向西夏朝廷汇报,不可轻举妄动。
大宋这边看西夏军也没有什么大调动,安排各寨准备烽火,补充兵源,严阵以待。
杨元嗣又收到了种师道的书信,让他尽快返回延安府。
种师道通过李副将知道了整个战斗的过程,他这才后悔自己的偏见。
看来除了西军,其他地方也有了不得的好汉子。
他看着西夏驸马的首级,和堂下那三百多的人头,知道这绝对是大功一件。
这样的人才不应该去禁军里面装排面,最适合他们就是这边境战场。
虽然知道希望不大但,最好能留下他……
杨元嗣看着这位历史中的名将,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大威猛,就像一个普通的邻家老丈。
种师道握着他的手说道:“我老眼昏花,险些错过了真英雄。”
杨元嗣急忙说道:“相公言重了,那些战死沙场的才是真英雄,我只是侥幸罢了。”
“能射二百多步的箭,可不只是侥幸啊。”
种师道沉吟道:“不知道元嗣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杨元嗣说道:“我要先回汴京复命,然后返回登州。”
“我这里缺一个指挥使,我会向朝廷请举荐,不知道你能不能留下来帮我?”种师道试探着问道。
杨元嗣却是非常真诚,他对着种师道拜了一拜,说道:“感谢经略相公的抬爱,不过我还是要回去的。”
种师道眼见的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沉默不语。
他想不通童贯这样的奸臣怎么会收服如此英雄的人物?
杨元嗣仿佛能看透种师道的心思一般,缓缓说道:“不论元嗣在哪里,想的都是江山社稷,如果哪天西军需要,我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想不到我种师道又看错了你一次。”种师道长身而起,拍着元嗣的肩膀说道:“少年可畏,我想你有你的计划,有这句话就够了!”
杨元嗣本来还想跟他说一下韩世忠的事情,想了一下还是没开口。
现在的韩世忠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大头兵,带走他只要跟新的威羌寨主说一声就可以了。
杨元嗣也有私心,老种经略相公人老成精。
万一他看出来韩世忠的底细,不放人可就麻烦了。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有点儿想多了,等他返回驿馆的时候正好看到韩世忠正在和刘十三拼酒。
两人都喝的有了十二分醉意,刘十三的伤口都崩开了。
他一边拍着满是鲜血的胸脯,一边往嘴里灌酒。
韩世忠满脸通红,灌一口吐两口,嘴里还喋喋不休。
旁边一群侍卫们围着呐喊叫好,场面混乱无比。
元嗣本来想上前叫停他们,不过看着旁边堆起来的骨灰罐子,又走了出来。
西北的夏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此时夜风也有了些凉意。
杨元嗣拿了一支长枪,试着找回在战场上的感觉,舞了半个时辰,心满意足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