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带着小皇子入座,全程都在与小皇子说笑,指指这里,指指那里,似乎是在给小皇子解释仓颉诞上的一切。
皇帝黑着脸看了一眼,等到回宫之后,他定要让顺嫔吃点教训,否则难以平息心头怨气。
淑妃更是咬牙切齿的看着杨山,这个贱人,竟妄想将她拖下水。好在陛下当着百官的面不会给冯家难堪,要不然还真被这贱人得逞了。
但那又如何,今日她定要让顺嫔颜面扫地!
“陛下,微臣近日偶得一首诗,用以歌颂文字之神,再合适不过。”
焚字纸还未结束,就有翰林学士忍不住了。抢个头彩,也好给皇帝留下深刻的印象。
众学士们立时蠢蠢欲动,他们今日就是来干这事的。
什么祭祀文字之神,那都是例行公事,拍马屁卖弄才华那才是重中之重。
皇帝将目光从顺嫔的身上收回,挑眉道:“哦?快快吟来。”
“是。”
那学士十分得意,高声道:“颉首四目通混茫,丹书绿字开天章。后来羲献徒工媚,争似先天笔力刚。”
“嗯。”皇帝眼中光华直闪,确实好诗。
借仓颉之名批判前朝的柔风媚俗,不似今朝刚强,让皇帝十分满意。
众人也都连声称赞,虽然他们都是竞争对手,但对好诗还是不吝赞美之言。
“陛下,微臣也有一首……”
学士们开始疯狂表演,还别说,翰林学士都有两把刷子,又都是有备而来,这年头诗词风气盛行,好诗好词层出不穷,佳作频频,让人大开眼界。
杨山虽然听得不是很懂,但也深感震撼。
“微臣冯逊,亦有诗一首。”
又有一人站出来,不由让杨山侧目。
这位就是冯逊?扭头看了一眼淑妃,这娘们正一脸傲色,看来对此人那是相当的自信。
“吟来。”皇帝挥手。
“是。”冯逊直起腰身,声音洪亮有力:“万卷撑肠一字无,曝来犹带禹碑朱。莫嫌仓史祠前草,长掩人间没字书。”
“好!”
此诗一出,顿时引来一片喝彩之声。
皇帝也是眼睛一亮,借晒书典故讽刺当今文坛空疏之风,大有睥睨天下文士的豪情,也是在暗示自己是个干实事的人,分明在求官。
这诗大气磅礴,但又不失风雅,确实是上乘之作。
“哥,他在说什么啊?”小皇子一脸懵。
“咳,听不懂。”杨山对诗词还真是没什么太多研究。
哪怕他背过不少古诗词。
毕竟他所在的那个环境里,真正的大佬都喜欢附庸风雅,什么古玩诗画,珍奇藏品,特别风靡。
所以他自然也不能免俗,不管是为自己撑脸面,还是讨好别人,这方面总得了解一些。
但也就是背而已,大致清楚意思,可眼下这种文绉绉的含沙射影,鬼话连篇,他是真听不懂啊。
“冯编修此诗,实在让人汗颜啊。”
“冯先生如此才华,令人叹为观止。”
“好诗,好诗啊,冯编修之才,当夺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