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土地上伺候庄稼的能力是千千万万个云克这样的平民老百姓为数不多能够在人前炫耀的本领。
云二笑了笑:“不愧是咱们的族长!那我给您老说第二个让族人赚钱的路子。”
“啥?你还要败家?”云克一听这话,瞬间坐不住了。
“爷,我败啥家!?我这是给族人们寻了一个进项!
只有让族人们腰包都鼓起来,这样才能让咱们族里的孩子都能够上得起私塾,这样才会识文断字,甚至成为读书人!”
云二使出了在这个时代的最强诱惑,知识的力量!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能够上学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是所有底层人最大的奢望!
“你,你,,你说,什,什么?俺们村的孩子也能成为读书人???”云克神情激动的询问道。
【大家需要知道是唐朝的科举制度和明清的不一样:唐贞观时期(627-649年)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下面的资料是历史上贞观时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对读书人不同阶段的称谓:贞观时期科举制度的核心内容:
科目分类:
分为常科(定期考试)包括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科:着重考察儒家经典(如《五经》《礼记》《左传》)和着重背诵和注疏,考试形式为填空和解释经义,也就是后世的名词解释题目。
而进士科:主要以诗赋、策论(时政分析)为主,难度很高,这是士子最重视的科目。
除开常科外还有其他的科目,例如:明法(法律)、明算(数学)、明书(书法)、童子科(选拔神童)等,但与常科相比,其地位较低。
除了以上两种外还有特殊的制科,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不定期考试。
制科由皇帝临时设科,比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等,用以选拔特殊人才,及第者可直接授官。
考试流程则是有有生徒和乡贡两种:
所谓的生徒就是指中央官学:例如国子监、弘文馆等和地方官学的学生,经校内考试合格后直接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而乡贡则是指未入官学的士人,需通过州县选拔考试,称为“解试”,考试合格者将由由地方上解送至长安参加省试。
接下来就是整个科举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省试!!!
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每年一次,通过者称为“及第”,进士科仅录取数人至数十人,丝毫不亚于后世的院士选拔难度。
通过省试后的及第进士还要经过吏部铨选,也就是及第者需通过吏部考核(身、言、书、判)方可授官。
考试特点
荐举遗风:考生需向权贵投递“行卷”,类似于后世的诗文作品、sci论文等,以博取声誉,社会名流的推荐对录取影响所占比重较大,就好比是后世的读博推荐信一般。
重诗赋才华:进士科因诗赋难度高,逐渐成为精英阶层的象征,形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讲完上面的考试相关的要求和内容,为了让大部分读者大大更好的区分唐朝贞观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明清科举制度的区别,接下来我们从当时的读书人称谓来看一看。
贞观时期读书人的阶段称谓:未入仕阶段(唐代无“童生”一词,此称多见于明清)。
生徒:是指在官学就读的学生,享有直接参加省试的资格。(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特权都在彰显着自己独特。)
乡贡:通过州县解试的地方上的考生,会获荐送中央参加省试。
科举及第后会分成进士及第和明经及第:
进士及第:通过省试的考生,则会被分成甲第(一甲)、乙第(二甲)等,第一名会被称为“状头”,也就是后世常说的状元,(注:宋代开始才被称为“状元”)。
明经及第:通过明经科者,授官起点通常低于进士。
释褐是指及第者通过吏部铨选后会脱去布衣换成朝廷的官服,标志着从此正式进入官僚体系。
除开以上所说的不同称谓,贞观时期的读书人还有着一些特殊的称谓:
白衣或是布衣:是指未取得功名的平民士人。(和出师表的臣本布衣意思相差无几。)
举人:唐代的举人是指通过解试的乡贡(需要注意的是明清的“举人”是指通过省级考试的考生,与唐代的举人完全不相干)。
至于贞观科举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打破门阀垄断,科举为寒门士子提供上升通道,削弱魏晋以来的士族特权。
贞观科举与明清科举的区别在于唐代科举录取率极低(年均约30人),且无固定“秀才”“举人”等级,流程也是比较简单。】
看着云克激动的快要开始筛糠了,云二赶紧扶住他:“爷!别瞎激动!我只是这样说一说而已,您老快坐下喝口水顺顺气!”
不料云克一把揪住云二的衣领,语气坚决的说道:“二娃子!俺知道你打小就聪明!如今你更是当了官儿!
俺们云氏一族的族长位置俺现在就能召集全部的族人宣布你为新的族长!但俺只希望你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儿!
待会儿你成了俺们云氏一族的新族长后你就要担任起族长的担子,一定要让俺们云氏一族的后辈能够依靠你站起来!
你一定要帮帮族人们!让他们不再只能在地里刨食儿,要为他们找一条新的活路!
俺能力有限,担任族长三十余年,能做的仅仅只是让族人活下去而已,而你不一样,俺相信你能带着族人顿顿吃上大肉!”
云二听完顿时沉默了,难怪后世一直在淡化宗族概念,在那个时空受到的教育在跨越近两千年后在此刻完成了闭环。
“爷,您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别看您现在五十多快六十了,您这个年纪正是打拼的时候,族长这担子还是您继续挑着吧!
我云二是云氏一族的族人,那就一辈子都是,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将族人们都扶持起来,将来我要是有能力了,二狗叔家养的大黄我都得给它弄到衙门里去当警犬,让它也领一份捕头的月例!”
“啥是警犬?它为啥能领银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