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雨雪将至(2 / 2)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1790 字 9小时前

听到这话,李璬面色一僵,脸上的笑容也变得不自然起来。</p>

“爱卿当真是没办法了么?”</p>

李璬追问道,似乎心有不甘。</p>

于颀点点头道:“或许其他人有办法,但微臣能力有限,想不出解决之道。微臣实在是不敢辜负陛下信赖,更不敢耽误国事,故而不敢担此重任,请陛下收回任命,微臣无法担任户部尚书处理此事。”</p>

“也罢,那朕再寻他人处置吧。爱卿许久未归家,从鄱阳湖赶回襄阳就没有回家看过,现在便回家看看吧。”</p>

李璬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说道。</p>

他真被闹麻了,好不容易看到一丝希望,看到于颀还是个人才,就想让对方回来收拾烂摊子。</p>

没想到于颀压根就不接这个担子!</p>

牛不喝水,不能按着牛头去喝。于颀不想办事,就算强行让他去管这件事,也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p>

李璬并未为难于颀,只是让他回家“带薪休假”。</p>

天子的任命不是那么好拒绝的,既然胆敢不接令,那么必然会付出代价。</p>

仕途受影响是必然的。</p>

于颀满怀心事的走出紫宸殿,抬头看天。</p>

此刻天空已经是阴沉阴沉的,明显是一副雨雪将至的模样。此刻于颀心中忽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p>

外有强敌,内有奸臣;</p>

主上昏庸,百业萧条。</p>

这样子,不对劲啊!</p>

于颀忽然觉得,是时候要找一下后路了。要不然,前途有些堪忧啊。</p>

……</p>

秋雾像浸透乳汁的绢纱,缠在白沟的河湾处。此刻这条天然运河已经结冰,自然是不能行船。河面上薄薄的一层冰,人畜踩上去就是一个窟窿。</p>

一个叫陈延宗的商贾,领着一支商队,从巨野泽前往汴州经商。他的牛皮靴陷进泛着冰碴的淤泥,身后数十辆牛车,在身后碾出蜿蜒的辙痕。</p>

一百多人的队伍,伴随着牛车,沿着白沟的方向,一路向西前行。还有一部分人在牛车的车棚内休息,两班倒的赶路。</p>

牛车里,并不是普通的货物,而是引火之物,包括猛火油。这些东西,将在上元夜点燃汴州的主要几个渡口,制造混乱。</p>

如果成功,那么汴州朝廷的格局便会彻底改变。不,应该说是天下的格局都有可能逆转。</p>

陈延宗抹了把凝结在虬髯上的霜粒,右手始终按在腰间的佩刀上。这种刀在汴州的市集上随处可见,什么人都能买。但此人虎口的老茧,却说明他的来历并不寻常,至少不是商贾那么简单。</p>

牛车碾压着冰渣,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让整个队伍里的人都昏昏欲睡。</p>

正在这时,芦苇早就被冻成冰枝的芦苇荡里,突然一群野鸭成片惊飞。</p>

弓弦震颤声从那个方向撕开雾气,有箭矢朝商队扑面而来。</p>

。很显然,李偒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也是准备在上元夜玩一波大的。</p>

他做事也算周密,只是李偒不知道,很多时候,极度的安静,便是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隐忍。</p>

儿子死了都不发作,连骂都不骂一句的天子,必然是准备的翻天覆地般的后手,如何会不让人警醒?</p>

方重勇怎么会没防备呢?</p>

“官家估计要换天子了。”</p>

何昌期喃喃自语道。</p>

他的政治嗅觉谈不上多灵敏,但他很清楚方重勇的性格。</p>

李偒准备在汴州点一把火,这是实实在在的作死,已经迈过了方重勇的底线。送他们一家上路,看来是跑不掉了。</p>

今年的上元夜,只怕会充满了血腥和杀戮啊。</p>

何昌期叹了口气,傀儡天子就是这样,真踏马的麻烦,官家怎么还不登基称帝?</p>

他心中一阵烦躁,盘算着如何才能让方重勇更快上位。</p>

如果改朝换代,那就没有现在这样的麻烦了。</p>

多爽利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