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1 / 2)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1558 字 4小时前

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襄阳有一座很大的酒楼,叫“太白楼”。</p>

这名字听起来很耳熟,因为大诗人李白表字“太白”,与之同名。所以,它跟李白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p>

呵呵,还真有点关系。</p>

太白楼的后台老板,是李白父亲为首的李氏。</p>

这座酒楼,在开元时代,也是在全大唐范围经营的连锁酒楼,连凉州城都有分号。虽然现在因为战乱和割据,已经大部分倒闭关门,不过襄阳的这家居然还开着。</p>

李白一家在荆襄根基深厚,家族成员很多都定居于襄阳和江陵。哪怕没什么人当官,但这些人颇有家资生活优渥。可以说李白的浪漫诗篇,都是用金钱堆出来的。</p>

这天一大早,雨过后的天空有一点阴郁。李白家族成员之一,李白从弟(家族兄弟,但比族弟关系更近)李昭打开太白楼的大门,坐在一楼大堂正中央的桌案上看账本。</p>

后厨里正在给他准备可口的菜肴。襄阳太白楼每天转交给天子!”</p>

颜真卿从袖口掏出一份奏章,将其递给面前二人当中的一个。</p>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颜真卿实在是不好意思硬闯。他是有修养的人,而一个人有修养的特质之一,便是不给无关的人添麻烦。</p>

很显然,这两个丘八只是看大门而已,为难他们,又有什么意思呢?</p>

躲起来的,是那个天子啊!</p>

“唉!”</p>

颜真卿长叹一声,转身便走,返回了自家宅院。</p>

颜家是大户,但浮财和田亩并不多,无论怎样都排不上“抄家”名单。</p>

要不然,卢杞搞不好还真要一顶大帽子扣下来,问问颜真卿要不要捐出全部家产以报国。</p>

颜真卿回到家中就看到颜杲卿在和侄儿正在堂屋桌案边闲聊。</p>

“族兄倒是好兴致啊。”</p>

看到颜杲卿脸上带着笑容,颜真卿就是一声长叹,随即坐到桌案边上,摇头不止。</p>

“天子不肯见你么?”</p>

颜杲卿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p>

“何止是不肯,简直就是躲着我。”</p>

颜真卿将官帽放在桌案上,一脸无奈道:“朝廷对富商敲骨吸髓,已经有人被逼上吊自尽了。可这样真能搞到钱么?看到有人身死破家,难道其他人不会跑么?”</p>

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朝廷的“经济新政”。</p>

所谓“新政”,就是以“借贷”的名义,把富商们的浮财都掠走,每一家保留一万贯的家财。</p>

谁不服从,谁就是通敌叛国,直接抄家。</p>

看起来,一万贯似乎很是不少了,足够一家人的吃穿用度。</p>

然而,这一万贯里面,可是包括了不动产的。城外的地皮,城内的商铺,宅院,都是要估价的。很多富商家宅很大,价格不菲。再加上城外有很多土地。</p>

那画面美到不忍直视。</p>

一万贯的“额度”,甚至不够他们的田宅估价。也就是说,此令一下,这些豪商家中所有的东西,除了搬不走的宅子以外,其他的都要被官府没收!</p>

这跟杀人放火也没什么两样了。</p>

颜真卿听说这件事后,就急忙写了奏章,去紫宸殿面圣。然而,天子李璬知道他一定会来,故意在寝宫内避而不见。</p>

说白了,还是卢杞说的那“五百万贯”,让这位天子眼红了。</p>

有了这五百万贯,他就可以扩军,就可以东征,就可以施展抱负!至于那些富商,李璬心中的想法,跟赵赞当初在太白楼说的是一回事。</p>

你一个商人,要那么多钱做什么,是不是想造反啊?</p>

这些破烂事里面值得说道的东西太多,以至于颜真卿都有些错愣,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说起。</p>

“平日里好多人都在骂方清残暴,但方清在汴州开商埠,薄赋税,修渡口,建工坊,招揽各地商贾来汴州经商,未见他巧取豪夺。</p>

方清要是放开抢的话,可以抢的人更多,手里的刀也更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