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流星
自古以来,邙山脚下的大战就不少,而南北朝末年的时候则更多,也更精彩。</p>
李怀光骑在马上,看着对面旌旗猎猎,阵型严整,心中也不得不服气:安守忠确实是良将,比李庭望强不少。</p>
他们之前轻松赢了李庭望,这并不代表可以轻松拿下安守忠。</p>
还是和从前的那种感觉一样,不服输的少年郎面对诡计多端的老壁灯,又是对方安排的主场。</p>
要怎么破局?</p>
李怀光紧紧握着手中的横刀。</p>
迷茫,苦闷,迟疑乃至绝望的时候,要如何破局?</p>
唯有手中刀以破之!没有路,那便杀出一条路来!</p>
正在这时,韩游瑰领着几个斥候快马策入大阵,他翻身下马对李怀光禀告道:“大帅,安守忠在正面立栅栏,刀盾兵在其栅栏之后,末将以为或有拒马也未可知。两翼敞开并无阻碍,他大概是想诱使我们选其一路突破。”</p>
韩游瑰是老斥候升上来的,探查地形水平一流,顺带就把眼前的敌军分布,给李怀光分析了一番。</p>
当然了,是他目光所及之处而已。</p>
真正能打的主将,谁在对敌的时候不藏着一手呢?</p>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
李怀光忽然仰天长笑。</p>
他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很久之后才感慨叹息道:“方大帅归隐,世间不少阿猫阿狗,都敢跑出来自称名将了。”</p>
听李怀光这么说,显然是成竹在胸。</p>
韩游瑰走近低声问道:“大帅,要如何破敌?”</p>
“你带步卒中路与之敌军接战,能破则破,保住战线不崩即是大功。</p>
本帅自带兵马,迂回破阵!”</p>
韩游瑰松了口气,跟之前的安排差不多,不同的是李怀光这次决定亲自破敌。</p>
其实大战略上,没有那么多花活可以玩,真要玩,士兵们听到复杂的军令,不可能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执行。</p>
在士气差不多,技战术执行无误的情况下,更多的时候是类似石头剪刀布的比拼。</p>
能克制对手,就能获胜;被对手克制,那就会失败。</p>
终究是逃不出这个圈子。</p>
只不过,迂回破敌李怀光能想到,安守忠如何会想不到呢?</p>
大家都是懂的,就看谁更会玩。</p>
韩游瑰有些担忧,他想了又想,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对着李怀光抱拳行礼。</p>
都这个时候了,啥也别想,直接干吧!</p>
他也没骑马,吩咐掌旗官把帅旗竖起来,然后拔出横刀,跟在刀盾兵后面,步军主力缓缓向前。</p>
慢慢朝着栅栏的位置靠近。</p>
洛阳军已经在这里列阵完毕,那些被倒卷珠帘的溃兵,早就被他们收容,躲到阵线后面去了,没有惊起任何波澜。</p>
两边一点点靠近,最后终于战线接触,残酷的厮杀开始。</p>
待在中军观摩的李怀光眯着眼睛观战,这一类的战斗,可谓是克制住了控鹤军善于冲阵的特点。隔着栅栏,就算杀得对面连连倒地,也很难形成“连击暴击”。</p>
马上就会有人顶上。</p>
这就是个纯粹拼体力的打法。</p>
当然了,控鹤军肯定熬不到最后,但安守忠也落不到好,这么赢也是惨胜。</p>
不过先沉不住气的,绝对是控鹤军,他们更加耗不起。</p>
黄河岸边吹来的风有点大,吹得马儿头上的毛发乱摆。不知为何,李怀光忽然想起过往方有德问过自己的一个问题。</p>
当时方有德问:搭弓就搭弓,射箭就射箭,为何会有“左右开弓”一说?射箭,不都是射同一个方向么?为什么还要分左射和右射呢?</p>
李怀光不知道,毕竟他本人就能左右开弓,已经习以为常了。自幼习武便是如此要求的。</p>
该什么时候用,他可以自如切换,但你要他说个一五一十出来,李怀光表达不出来。</p>
但是方有德却说,小成语之中,蕴含着大智慧。不如此,智慧不得以流传后世。</p>
方有德介绍说:骑军破阵,鲜有直冲其阵的,具装铁骑早就是过往云烟。一般而言,都是骑射手逆向(逆时针)迂回,骑射拉扯敌阵,寻找破绽一击必杀。</p>
敌阵若是稀疏平常,则轻骑直冲其阵。</p>
而右射是普通射手常用之法,只能从右翼包抄。当他们从左翼顺势(顺时针)包抄时,因为无法左射,故而战斗力大打折扣。唯有善左射者,方能左翼包抄。</p>
左右开弓,方能出奇制胜。</p>
此后,方有德在控鹤军中挑选了左右开弓俱备者,为一营五百人,李怀光便是第一任指挥。</p>
此营名为:左射营。该营所有士卒,皆为左右开弓之人,善射。</p>
这支奇兵,一直没有当过抗线的主力用过,也用不上他们。只不过今日,便是左射营建功的时候了。</p>
“把左射营的旗帜打出来,跟本帅从左翼包抄。”</p>
半个时辰后,见安守忠还不出招,李怀光对传令兵吩咐道。</p>
“大帅,只有左射营么?”</p>
传令兵迷惑不解问道,左射营就五百人,这点人能冲什么阵?</p>
“不是只有左射营,而是左射营为先锋,其他人跟在后面。</p>
若是有敌军阻拦,则掩护左射营突进!”</p>
李怀光不耐烦的呵斥了一句!</p>
“得令!”</p>
传令兵领命而去。</p>
很快,掌旗官便来到李怀光身边,竖起了左射营的旗帜。</p>
“冲!”</p>
李怀光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冲出军阵。</p>
他在后方军阵之中,自然是可以考虑如何破局,可是如李庭望这样,在栅栏处抗线的人,可就没功夫去想这些了。</p>
此时此刻,两军正面战线激战正酣。</p>
隔着木栅栏,在不到一里宽的栅栏两旁,洛阳军的士卒正在和控鹤军的士卒们互相拿着长矛在捅。</p>
两军交锋的战线并非只能这么宽,也不是场地只有这么宽,而是木栅栏的宽度只有这么宽!</p>
随着战线的延展,两边都想从侧翼包抄。这边在往两边扩展,对面自然有人会跟上。因此两边的阵线,厚度越来越薄,宽度倒是迅速扩展。</p>
控鹤军能打,往往一个士卒可以在线上扛很久。但洛阳军这边人多,死了一个马上有人顶上。一时间战局异常焦灼。</p>
就跟双方主将预测的一样,这里很重要,但并非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所在。</p>
李庭望在战线后方督战,身旁所有的亲兵,都是督战队。自己这边只要有士卒敢转身,立刻就会有督战队上前将逃兵砍死!</p>
他虽然没有直接上阵厮杀,但额头上的冷汗,像是不要命一般的往下掉。控鹤军战力之凶悍,远远超出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