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与大义
小节与大义</p>
天宝十一年深秋,长安天子下旨,任命颜真卿为河南淮南及江南东道三道采访使,负责巡查运河漕运相关事宜,走访各地,探查民情,纠察不法。</p>
各州刺史必须无条件配合颜真卿一行处理政务。</p>
与此同时,朝廷又下旨,新设淮南节度使一职,治所扬州,管辖扬州、楚州、滁州、和州、庐州、寿州、舒州、光州、蕲州、安州、黄州、申州、沔州等地军务。</p>
淮南军以水军为主,目的只是为打击盗匪,维护长江及运河漕运安全,兵员编制只有一万人。待淮南节度使到任后,再招募兵员。</p>
扬州本地州府便有军械库,其中兵器足以武装十万人,倒不必担忧军械问题。</p>
与之配合的人事任命,则是朝廷任命平西郡王,银枪孝节军军使方重勇为兜圈子呢。到了两淮江南,把刀架在富户们脖子上不就完事了么?</p>
之前在杏花楼里面,说的都是方略,是要怎么做,不涉及具体执行。</p>
当时颜真卿也觉得问题不大,两淮江南之地应该也有许多“仁人志士”,肯为国家出力,捐出家中财物,“借贷”给中枢。</p>
倾覆之下,安有完卵。</p>
这个道理不会真有人不懂吧?</p>
但听方重勇这么一说,似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p>
“没有切肤之痛,没有生死攸关,却让不相干之人舍弃家财,确实是大不易的。”</p>
颜真卿无奈叹息说道,他也想明白了这一点。</p>
“只是圣命难为,不知道平西郡王,有何可以教我呢?”</p>
颜真卿恳切问道。</p>
“这个嘛,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p>
方重勇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慢悠悠的说道。</p>
只是说到这里就停下来,就是不肯继续往下说,摆明了不见兔子不撒鹰。</p>
颜真卿心中无奈,知道不下血本是不行了。</p>
他咬咬牙道:“本官可立保证书,待南下之后,一切皆以平西郡王为主。相关事务,政令,人员任免,向朝廷汇报等事宜,皆由平西郡王一言而决。”</p>
这等于是自动将手中大权让渡了出来,放弃治疗了。只求最后能有一个妥善,且让各方都满意的结果。</p>
而不管其中过程如何了。</p>
听到这话,方重勇这才面露笑容,摆了摆手说道:</p>
“颜御史客气了,真是客气了。本来嘛,这也是本官分内之事,但颜御史既然已经说了,那就写一份契书,一式两份,你我各留一份。</p>
这样,也方便我等携手合作,把差事办好。颜御史,您说是这个道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