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第170章 大唐科举资格审查(1 / 2)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1624 字 5小时前

190. 大唐科举资格审查

“权贵们的科举,还真是很抽象啊。”</p>

走出宫城来到朱雀大街,方重勇看着街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忍不住感慨了一句。</p>

此刻宽阔的朱雀大街就好比这世道。</p>

中央窄窄的一条“马车道”铺着碎石和沙子,下雨天也不会溅起泥水,马车里的人也不必走路,不必忍受风吹日晒。</p>

而两旁的“人行道”,则是晴天行走尘土四起,雨天行走泥泞不堪,而且不许走马车牛车自行车。</p>

什么身份的人就走什么样的道,世道规矩森严。</p>

从马车道转到人行道自然很容易,可从人行道转到马车道就很难了。首先,你就得有辆车,而且还得有“上路资格”。</p>

要不然,不是被金吾卫抓走罚钱,就是被撞死在这大路中央!</p>

“方使君,您没事就好了!”</p>

正在方重勇发愣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殷勤的招呼声。他定睛一看,刚刚说话的,居然是背着行囊的杜甫与元结二人。他们行色匆匆,衣衫有一点凌乱,看起来略有些狼狈。</p>

方重勇忽然心有所感,微笑说道:“择日不如撞日,二位之前帮了某一个大忙,保护了某的美妾。不如现在就去在下家中吃一杯水酒。在下就住在永嘉坊,离这里不远,也不麻烦。”</p>

“不了不了,我等还要去前面礼部设的办事处,由他们审查科考的参考资格。这事可耽误不得,过了今日,就没法子了。”</p>

元结连忙婉言谢绝了方重勇的盛情邀请。</p>

“是啊,方使君是四品刺史,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破事。礼部利用各种小规则刷掉参考士子,千方百计与我们这些外地赶考的士子为难。资格审核就在今日,过期不补。”</p>

元结身边的杜甫愤愤不平的说道。</p>

还要资格审查?这么多规矩?怎么就没听李林甫说过呢?</p>

方重勇略有些吃惊,这些不仅李林甫没说过,此前他更是闻所未闻。想来,这些套路都是故意弄出来为难那些“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首当其冲的,便是通过州试,被推荐到京城参加考试的。</p>

他方衙内,并不在被审查的行列之中。</p>

杜甫出身富贵,但现在家中遭遇变故,已然家道中落。而且他家虽然是杜氏旁支,却离显赫的京兆杜氏相当之远,已经享受不到官僚阶层的特别福利待遇了。</p>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诗句确实很牛逼,但那又如何呢?能当饭吃还是可以当官做?</p>

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p>

当然了,没有好爹,拼干爹也行;或者拼叔父拼祖父,反正这些关系你总得有一个。</p>

“我二人有个不情之请……”</p>

元结忽然有些不好意思的询问道,杜甫也是一样的表情,二人低着头像是未出阁的小娘子一般扭捏,显得很羞愧。</p>

方重勇一脸古怪,摆了摆手说道:“某与二位一见如故。有什么请托,只要某可以帮忙,那都是小事一桩,不必言谢。”</p>

他十分豪爽的哈哈大笑。元结与杜甫二人见状大喜,连忙从各自的包袱里面,拿出一叠被折得皱巴巴的纸张,还特意用麻绳串起来了。卖相十分糟糕,显然是被人翻过很多次了。</p>

“二位这是……”</p>

这一幕看得方重勇一脸疑惑。</p>

“不行卷,无科举。某等虽然知道这样是在趋炎附势,但我们做官是为了造福百姓,也顾不得此等小节。</p>

请方使君看一看我等的佳作,若是有机会的话,能在考官面前美言几句便好了。</p>

某与杜子美现在几乎身无分文,待将来有钱了,一定将行卷的花费给补上。”</p>

元结对着方重勇深深一拜,行了一个大礼!身边的杜甫虽然没说话,但动作表情是一样的。</p>

科举行卷几乎是人人皆知,但行卷要“缴费”,方重勇还是,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礼部确实是有一位平日里根本见不到人,听闻一直在沙州公干的员外郎,担任沙州刺史。</p>

没想到就是眼前这位人高马大,身上颇有丘八气质的年轻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