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灭外戚,掌国政
十三岁,灭外戚,掌国政</p>
炎汉·章帝时期</p>
南宫前殿内一片死寂。</p>
殿中的大臣们俱都死死的低下了头。</p>
因为据臣子们所知,郭举入长乐宫任职已有两年了……</p>
坐在上首的刘炟气得全身颤抖。</p>
他自问从来没有对不起过窦氏与郭举,没想到!</p>
这对贱人不但私通,甚至还敢谋害肇儿!</p>
刘炟虽宽仁但又不是个泥捏的人偶,直接下令道:</p>
“窦氏无子且为人阴私狠毒,诏,褫夺后位!贬入掖庭!”</p>
“升梁贵人后位!”</p>
听到刘炟的诏令,群臣面面相觑。</p>
司空德殿。】</p>
【命丁鸿任三公之首的太尉,同时兼任卫尉,统领宫中禁军,控制南宫、北宫,令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领兵备战。】</p>
【下诏将窦宪等人骗进洛阳城,随后关闭城门,收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将他们关在狱中处死。】</p>
……</p>
天幕上,</p>
坐在上首的刘肇虽年幼,却尽显帝王之色。</p>
殿下的群臣皆拱手恭敬而立。</p>
……</p>
【然后派谒者仆射收窦宪大将军印信绶带,将窦宪封为冠军侯,同窦笃、窦景、窦瑰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地。】</p>
【同时,派严苛干练的国相监督他们,在确认窦宪、窦笃、窦景到达封国后,勒令他们自杀。】</p>
【朝堂上,凡是依仗窦家关系做官的,统统被刘肇罢免回家。】</p>
【窦氏外戚被诛杀后,窦太后也被幽禁在南宫。】</p>
【至此,刘肇开始亲启政事。】</p>
……</p>
{和帝最出名的除了“永元之隆”的政绩,就当属13岁诛灭外戚成功夺权的经典案例了。这个很值得好好说道。}</p>
{十三岁左右亲政,干掉所有外戚势力,且干掉的不是什么臭鱼烂虾,而是以拥有武将最高荣誉之一勒石燕然的窦宪为首的势力!}</p>
{很多人都把宦官专政的由头扔到汉和帝头上,就因为郑众,但整个政变里丁鸿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前面交代了禁军由窦氏把控,那么后面和帝又怎么能使唤执金吾?查一下丁鸿是谁,然后顺着时间线一捋,就能确定关键一环是在于丁鸿。}</p>
{人家的13岁:扳倒权臣外戚,雄才大略,治理国家,造福百姓!}</p>
{我的13岁:老师,是的,我肚子疼今天去不了学校了。}</p>
{汉和帝是东汉史上一位长期被人忽视的明君。}</p>
……</p>
大秦,</p>
嬴政看着天幕,悠悠长叹。</p>
“寡人当年也是如此如履薄冰。”</p>
“这要是寡人的儿孙该多好啊。”</p>
“扶苏啊,大秦的希望全靠你了!”</p>
典客府,</p>
扶苏打了个冷颤。</p>
“太子有恙否?”</p>
对面的刘邦关切的看着扶苏。</p>
扶苏看着未来的“老丈人”,略有些尴尬的摇摇头:</p>
“无恙,无恙。”</p>
……</p>
大汉,</p>
“十三岁就能除掉外戚!有勇有谋!”</p>
“不愧是乃公的后代!”</p>
躺在临华殿装病的刘邦拍手叫好。</p>
而一旁的太医令则是愁眉苦脸,揣测不安的问道:</p>
“陛下,这样真的可以吗?”</p>
刘邦翘着二郎腿,瞥了一眼太医令。</p>
“你就照朕说的那样做,皇后又不会杀了你,你怕什么!”</p>
太医令一脸赴死的表情。</p>
“可,那也是欺君之罪啊?”</p>
刘邦瞪了他一眼。</p>
“朕赦你无罪!”</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