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将士归玉门!
十三将士归玉门!</p>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p>
北宫·德阳殿内议论纷纷。</p>
大殿上,</p>
一位头戴进贤冠,外穿皂袍,古稀之年的佝偻老人手持笏板正在陈述利害。</p>
“陛下,您初登大宝根基不稳,此时不宜妄动刀兵。”</p>
“西域本就不在我大汉治下,非天子实控,就算是丢了也无伤大雅。”</p>
“不动刀兵,西域之地丢了也就丢了,损失可观且小。”</p>
“但若是妄动刀兵,万一兵将失利又当如何应对?”</p>
“陛下,戊己校尉等人以少敌多,时日已久,且疏勒城远在万里,士兵一来一去需耗费不少时间,所需的物资也是难以计数和难以送达,为了区区一个校尉,值得吗”</p>
古稀老人稽手长拜。</p>
“与国家稳定相比,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p>
话音刚落,一道大喝声响起!</p>
“陛下!此乃妖言惑众!”</p>
一位同样文官打扮的年迈大臣举起笏板出列大声道:</p>
“陛下!此事并非可以用利害得失来论!”</p>
“陛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军心亦是民心!若此时不救戊己校尉,其余将领推及此心!岂不是动摇人心?!”</p>
“陛下!戊己校尉必须要救!”</p>
一身朝服的刘炟坐在上首,垂珠十二的冕旒之下看不见帝王容貌。</p>
但那不停敲击身侧佩剑的手指,表示了坐在上首的皇帝心里正犹豫不定。</p>
……</p>
大秦·章台宫内</p>
一对父子对面而坐,相顾无言。</p>
“扶苏,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p>
身穿金纹玄袍,头戴金冠的嬴政正襟危坐的看着眼前的扶苏,语气淡漠的询问道。</p>
“父亲,儿子会选择出兵救援西域。”</p>
坐在对面,白袍玉冠的扶苏恭敬的回答道。</p>
“讲讲,为何。”</p>
一振袍袖,双手合拢于腹前,嬴政面色平静,语气如常。</p>
“父亲,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将心比心之言。”</p>
“如果儿子是那孤守西域的戊己校尉,那儿子是一定希望有人来救的。基于此,儿子认为要救援西域。”</p>
扶苏双手抚膝,恭敬的回答嬴政的问题。</p>
“……”</p>
嬴政一言不发,静静的看着扶苏。</p>
“待刘鲁元行及笄之礼,你就与她大婚。”</p>
沉默半晌,嬴政吐出这句话。</p>
“父亲?”</p>
扶苏惊愕的看着嬴政,刘鲁元今年十一岁,而他都二十四了!</p>
两人差了十三年!</p>
“光武帝与光烈皇后也差了十年而已。”</p>
嬴政难得的解释了一句,随后一扬手,止住还想说什么的扶苏。</p>
“此事就这么定了,退下吧。”</p>
音虽轻,却充满不容置疑的威严。</p>
扶苏呆愣一瞬,随后无奈的站起身。</p>
行了一礼后,退出章台宫。</p>
默默的看着扶苏渐行渐远,直到身形不见后。</p>
嬴政闭目叹了口气。</p>
“呵,将心比心。”</p>
“克己复礼之言何以治国?”</p>
随后缓缓睁开双目。</p>
“看来,只能寄希望于孙儿身上了。”</p>
……</p>
大汉·武帝时期</p>
“腐儒!迂腐!”</p>
“这还争论个屁!当然是要救!”</p>
看着天幕上的争论,刘彻忍不住拍案喝道!</p>
“陛下,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此时明帝崩逝,国内大丧。”</p>
卫子夫在一旁柔声回答道。</p>
“这新帝继位难免的天下不稳,所谓一动不如一静,一时谨慎也是在所难免的。”</p>
刘彻听闻,嗤笑一声。</p>
“子夫,你说的是有道理,但这种牵扯死生之地的朝堂大事不是如此考虑的!”</p>
“身为皇帝,为了功业派臣子去了西域这种危险的地方。但臣子遇到生死危急的情况上报,朝廷不想着派兵营救,却考虑着所谓抛弃他们从而顾全大局的狗屁想法。”</p>
“如此行为只会涨匈奴蛮夷之士气,寒良臣忠将们的心!”</p>
“日后天下太平还好,一旦有难,谁还愿意听你驱使?!”</p>
刘彻微眯双目,紧紧的盯着天幕里的那个名叫帝最终决定救援西域!】</p>
【公元75年冬月,汉章帝派酒泉太守秦彭、谒者王蒙出塞,联合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军队共计七千人,出发了救援柳中和疏勒。】</p>
【公元76年正月,七千人援军赶到柳中城,大败北匈奴与车师联军。】</p>
【“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p>
【除了守城的将领陈忠在这之前战死,此役大胜。】</p>
【而大胜之后,要不要救远在天山以北的疏勒城内的戊己校尉耿恭,众人又起了争论】</p>
……</p>
天幕继续播放着,</p>
黄土修建的庭院内,</p>
一身尘土的将领们正争论着。</p>
“柳中城离疏勒城还有数百里路!中间还隔着天山!”</p>
一位穿着沾满血污盔甲的将军指着西方大声道:</p>
“如今大雪封山!怎么救?!”</p>
“更何况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了!”</p>
“耿恭一部恐怕早就全军覆没了!”</p>
“我们还是班师回朝吧!”</p>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的将领一抹脸上的血污。</p>
站起身平静道:</p>
“我去救戊己校尉。”</p>
说罢,转身离去。</p>
……</p>
【因时长日久,地处遥远,天山阻隔,大雪封路。众将都觉得不用去救戊己校尉耿恭。】</p>
【只有一人不同意,此人叫范羌,是耿恭派遣前往朝廷请求援兵的人。】</p>
【面对范羌的支持,几个将领商议过后,给了他两千人前去救援耿恭。】</p>
【而这两千人,翻越天山、对抗风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抵达了疏勒城】</p>
……</p>
天幕继续播放着,</p>
镜头在西域上如雄鹰盘旋般降落。</p>
荒凉的西域之地,一座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满目疮痍的孤城展露在画面里。</p>
残红映孤城,更显凄凉。</p>
“匈奴人退了?”</p>
孤城城墙上的墙垛里,一位头发蓬乱,身穿布衣的将军靠着墙壁喘着粗气向身边的士兵询问道。</p>
半响无回应,将军扭头看去。</p>
就见衣衫褴褛的士兵,面对城墙,斜倒在墙垛上。</p>
而一只利箭深深的插进了士兵的眼眶中,杂色的尾羽正随风摇动着。</p>
将军看着他,无言良久……</p>
“还活着的言语一声!”</p>
随着将军的声音传遍墙头,断断续续的应答声在四处陆续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