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的冬日寒风凛冽,关于赵成祥 “胆小” 的议论却比寒风更刺骨。
面对质疑,赵成祥拍了拍身上沾着的铁屑,目光平静地说道:
“当年串联,我徒步走过八个省,在外面漂了半年多,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青年点和村里起冲突时,我骑在墙头上,一块石头就吓退了一群人。
打架不就是比谁不要命吗?
可真出了人命,打死别人得偿命,被打伤了对方也跑不掉,保卫科、公安局能饶得了他?
我不是胆小,只是不想和褚家兄弟计较,他们日子过得也不容易。”
这番话传到褚汉明耳中,他沉默许久,此后竟不再找赵成祥的麻烦。
渐渐地,两人在单身宿舍碰面时,也能点头打个招呼,甚至偶尔聊上两句。
但这件事却在厂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人们站在不同立场,对两人的做法议论纷纷。
在褚汉明的单位,几个老实巴交的同事觉得他做事莽撞不讲理,逐渐和他疏远;
倒是厂里的几个混混,认为他敢为兄弟出头,颇有几分 “江湖义气”,时常找他称兄道弟。
可褚汉明性格孤僻,没多久便又成了孤家寡人。
就在众人都对他避之不及的时候,他却意外收获了爱情。
房大元的女儿房竹君听闻此事,心里竟生出几分敬意:“能为亲人出头,这才是个敢担当的汉子。”
她和车间女工闲聊时,不自觉地透露出好奇。
女工打趣道:“想认识?我给你牵个线?”
“谁要认识他!就是好奇,想看看这人长啥样。” 房竹君红着脸否认。
“行行,不想认识拉倒。中午去食堂,我指给你看就是。”
当天中午,食堂里人来人往,饭菜的香气混着喧闹声。
褚汉明一出现,女工便悄悄碰了碰房竹君。
只见他身姿挺拔,国字脸上带着几分傲气,小分头梳得一丝不苟,迈着方步径直走向打饭窗口,那副旁若无人的模样,像极了巡视领地的孤狼。
“就他,瞧这眼睛长到头顶上的样子。” 女工撇了撇嘴。
房竹君却没接话,目光追随着褚汉明的背影。
在她眼里,这份孤傲恰恰是男子气概的体现,那清瘦的身形、刚毅的轮廓,无一不戳中她的心意。
没过多久,房竹君便主动找到了褚汉明工作的机电变电所。
一来二去,两人竟谈起了恋爱。
得知消息后,房大元急得直跺脚:“哪有女孩子这么主动的?这像什么话!”
“还不是随你,当年你追我时比她还积极。” 妻子没好气地说道。
“男人主动正常,女人主动传出去让人笑话!再说,我担心那小子家里有精神病史……”
夫妻俩商量着要劝女儿,可房竹君脾气倔强,根本听不进去。
房大元夫妇就这一儿一女,平日里宠得厉害,如今也只能由着她去。
1974 年,房竹君再次改动年龄,如愿和褚汉明结了婚。
另一边,赵成祥的境遇同样充满戏剧性。
有人嘲笑他胆小怕事,也有人欣赏他的涵养。
后者中的一位热心人,还特意为他牵线搭桥,促成了他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