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库房2永梅的泪(1 / 2)

三线情怀 于老三333 1831 字 6小时前

领导的表扬,让供应科长与常永梅都喜出望外。

供应科长平日里就对工作极为上心,库房能有常永梅这样业务出色的员工,他自然觉得面上有光;

而常永梅初来乍到,就得到领导认可,更是干劲十足。

过了几天,供应科长特意过来询问常永梅工作和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常永梅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中困扰:“科长,这库房一到冬天实在太冷了,您看能不能在这儿搭个小屋,再修个火炕,这样工作的时候也能暖和点。”

科长听后,仔细打量了库房的环境,点头同意了。

没几天,修建的工人就来了。

他们在库房的西北角,手脚麻利地搭建起一个小房间,还砌了一个小火炕。

房间不大,炕也挺窄,不过一个人躺下来倒也足够。

常永梅每天到库房,第一件事就是点上炉子,放上些煤,不多时,整个房间就暖烘烘的了。

屋里摆着一张小板凳,她坐在上面,就能趴在炕上记账,倒也方便。

常永梅个头不高,还不到一米六,但整个人精气神十足。

她长着一张瓜子脸,嘴巴小巧,说起话来声音软糯,格外甜。

鼻子高挺,是个微微带点弧度的鹰钩鼻,显得很有情致。

一双丹凤眼,眼眸明亮,顾盼生姿,细长的倒三角灰黑眉毛微微上扬,恰似那弯弯的月牙,透着几分勾人的韵味。

五号头的发型,小刘海恰到好处地微微遮挡住额头,更衬得她小巧灵活,惹人喜爱。

1965年,常永梅与赵福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他们是自由恋爱,没有经人介绍,一路走来,感情一直很好。

两年后,儿子呱呱坠地,家里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那时,常永梅还和赵福田商量着,等过两年再要个孩子,以后儿女双全,生活就更美满了。

可谁能想到,从那之后,两人聚少离多,这个简单的愿望也渐渐变得遥不可及。

1967年末,赵福田被调到四川的一家三线企业,后来又辗转到了锦东机械厂。

向阳街的住宅建好后,常永梅抱着年幼的儿子,和许多人一起奔赴三线,来到了这个新的家。

然而,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本该甜蜜温馨的新家第一夜,丈夫却硬不起来了。

住宅分配的时候,赵福田和麻三田成了邻居。

在家属还没来的时候,大家晚上闲来无事,都喜欢站在外面闲聊。

有一次,麻三田瞧见赵福田脸色发黄,便关切地问:“老赵,你这脸色看着不太好啊,是不是身体虚,肾虚了?”

赵福田一听,心里很不痛快,没好气地回道:“有你这么聊天的吗?”

麻三田意识到自己说话太直接,有些唐突,顿时涨红了脸。

说来也巧,第二天麻三田打到一只野兔,便把野兔炖了,还多次邀请赵福田来家里喝酒。

两人推杯换盏,聊了不少心里话,之前的尴尬也烟消云散。

第二天,赵福田做了两个菜,买了酒,回请麻三田。

麻三田还带着前一天剩下的兔肉,又和赵福田喝了起来。

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麻三田只要有肉,就会喊上赵福田一起吃。

一个月后,常永梅搬来的第一天,麻三田特意炖了个鸡兔锅,端到赵福田家。

赵福田又惊又喜,说道:“老麻,你这太客气了,这是干啥呀?”

“兄弟,你家属来了,哥表示表示。”

“你太讲究了,一起吃吧!”

“不了,你们吃,一家人好好聚聚。”

赵福田盛情难却,硬拉着麻三田不让走,麻三田只好坐了下来。

常永梅和麻三田还不太熟,吃饭时有些拘谨,很快就吃完了。

麻三田则一门心思喝酒,也没怎么留意她。

那一晚,赵福田不知为何,一直在喝酒。

麻三田多次想告辞,都被赵福田拦住。

等麻三田终于离开,赵福田倒头就睡。

常永梅想和丈夫亲热,摆弄了半天,赵福田却毫无反应,她只当是丈夫喝多了。

可早晨,情况依旧没有好转,接下来连续一周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