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建成的部下、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知李建成被杀,悲叹道:“难道能够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祸难吗!” 于是,他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怀着悲愤与复仇的怒火,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急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
危急时刻,张公谨臂力过人,他深知玄武门一旦被攻破,秦王与众人将陷入绝境。于是,他独自冲上前去,凭借着过人的力气,硬生生地关闭了大门。张公谨将身体紧紧贴在门上,全力抵挡着冯立等人的冲击,成功地挡住冯立等人,使得冯立等人无法进入。
东宫余党冯立、谢叔方率兵犯玄武门,守卫玄武门的将领云麾将军敬君弘见情势危急,毫不犹豫地挺身出战。他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声呼喊着,鼓舞着士气,毅然向敌阵冲去。然而,敌众我寡,他们虽英勇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全部战死在玄武门前,用自己的生命扞卫了玄武门。
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东宫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玄武门前的地面。战争持续了很久,薛万彻擂鼓呐喊,试图鼓舞士气,准备进攻秦王府。此时,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大步走到薛万彻等人面前,高高地举起,让众人看个清楚。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看到首级,顿时明白了大势已去,顿失战心,队伍迅速溃散。薛万彻无奈之下,与骑兵数十人则逃入终南山中,妄图借助山林的险峻躲避追捕。冯立则丢掉兵器,满脸绝望,落荒而逃。
政变发生时,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悠然地划船。他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外面已经天翻地覆。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步伐坚定,眼神冷峻,径直来到李渊所在的船上。
李渊见此情景,大惊失色,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解与惊恐,大声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
尉迟恭神色坦然,镇定自若地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
李渊听后,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雳,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身体微微颤抖。大惊之下,痛心疾首地对裴寂等人说:“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
萧瑀和陈叔达赶忙上前,他们深知此时局势对李世民极为有利,于是说道:“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奸邪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听了他们的话,看着眼前混乱的局势,以及尉迟恭手握兵刃、虎视眈眈的架势,心中明白大局已定。他长叹一声,只好顺势说道:“好吧!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只是世民啊,你这一番作为,终究是让我这个做父亲的有些心寒呐……” 随后,李渊正式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自此,大唐的皇位传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世民正式踏上了走向皇位的道路,一段更为辉煌又充满挑战的帝王征程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