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良说到吏治,刘邦一下子也转移了关注方向,他那原本略显深沉的面容上,顿时泛起了几分思索的光芒,赶忙趁机向张良问道:“子房啊,你说说看,我如今贵为天子了,这往日的那一众好兄弟,都成了我的臣子。如今我该怎样与大家相处,才既能区分开这身份的高低,又能不失往昔弟兄间那种融洽、无所拘束的感情啊?这事儿啊,可让我着实有些头疼啊。”
他心里可清楚得很,自己算是混江湖混惯了!想当年在沛县,任泗水亭长时,日子虽说穷是穷了点儿,可整日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畅快。他和一帮子弟兄伙,在那穷中作乐,放荡形骸。每日里,没什么勾心斗角的事儿搅心,也没有繁杂公务压身,想喝酒就喝酒,想玩耍就玩耍,过着一种悠哉悠哉、无拘无束的快乐单身汉的日子。
他们那帮子人,虽说有游手好闲之嫌。平日里啊,也不怎么干农活,没什么正经营生。但他们并不做对不起乡亲们的坏事儿。大家都是乡里乡邻,互相帮衬着过日子。哪家的农具坏了,他们帮忙修修;哪家的孩子走丢了,他们也热心帮忙找找。所以啊,在老乡们的眼中,他们虽然有时候有点儿油条,整日里嘻嘻哈哈,不务正业的样子,但并不可恶可恨。
反过来呢,刘邦还经常帮别人排解纠纷。哪家儿媳妇和婆婆吵架了,刘邦就上门去说和说和;邻里之间因为一点田地的事儿起了争执,刘邦也会上前去调和调和。由于他为人义气,作风仗义,遇到那些欺软怕硬的家伙,他也不怕得罪人,主动站出来给他们撑腰。所以啊,父老乡亲还觉得刘邦“有长者风范”!
若说坊间对刘邦议论得最多的,恐怕就是他与曹氏的事儿了。
曹家原本在这附近开有一个小酒馆,那是曹家祖传的营生。自己酿酒售卖,这酒啊,别有一番风味。这种酒是自家酿的,制作起来倒也不难,并未去糟粕,只是把粮食磨成粉,蒸熟发酵后加水一煮就成了酒汤,民间也称为咂酒或腊酒。由于酒汤是浑浊的,所以俗称浊酒。故而陆游有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这样的描述,司马相如拐走卓文君,卓王孙很是生气,竟然没有给他们任何财产。那卓文君生计无处着落时,司马相如便让卓文君“当垆卖酒”,干起这一营生。
曹氏嫁到曹家没几年,本以为能和丈夫相安度日,可谁知,命运却突然转变。曹氏那本有些柔弱的丈夫,竟因病匆匆离世,只留下曹氏一人,成了个小寡妇。
这曹氏在乡里也算有些姿色的女子。她虽身为寡妇,却依旧有着那份端庄与温柔,笑起来眉眼含笑,透着一股温润的气质。刘邦作为泗水亭的亭长,平日里经常在樊哙那儿弄些狗肉,然后兴致一高,就会邀约上一帮朋友,热热闹闹地去曹氏酒馆喝酒。
刘邦啊,那是何等聪明之人,对各家各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进了酒馆,先是高谈阔论一番,说说这江湖趣事,再讲讲自己的见闻。喝了些酒,那酒啊,就像是有魔力一般,让他平日里沉闷的性子也变得活跃起来,难免就喜欢调戏一下曹氏。而曹氏呢,虽然守寡,但也要靠这酒馆的生意维持生计,知道刘邦他们势力不小,在这乡里也算是有些分量,自然也得殷勤招待。她那灵动的眼眸,时不时地给刘邦使个眼色,言语中也带着几分俏皮,爱与他们打情骂俏的。
刘邦虽然平日里懒,不愿做那费力气的农活,但人长得那叫一个高大,身材魁梧,像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而且啊,他这人极为爱臭美。有回,他自己突发奇想,用竹子篾条编了顶冠来戴着,心里还美滋滋的,觉得这样肯定特别威风。这不,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戴着这顶冠到曹氏酒馆了,在朋友们面前还得意的显摆了半天。朋友们一看,都忍不住哄笑起来,笑他那模样就像个滑稽的小丑,这也惹得大家好好闹了一场!
刘邦与曹氏之间,原本就是这种民间开玩笑式的调笑,两人相处时,虽然会有些暧昧的眼神和小玩笑,但并无多大个出格的举动。在这不经意间相处中,曹氏发现刘邦可不是个一般的人,他看似懒散,实则心思细腻,为人豪爽,在人前总有一种不怒自威的风范,渐渐地,她觉得刘邦是个风趣而又正派的人,不知不觉地,曹氏便在心底对他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愫,慢慢打心眼儿里喜欢上了他。
刘邦这人心性豪爽,却也有一丝孩子气,经常差酒钱,有时候兴之所至,吃完喝完甩下一句“下次给钱”,就跑没影了。曹氏呢,想着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也没真为难他,就由着他赊欠着。
有一次,酒馆里的客人多了起来,刘邦又喝得畅快,心情大好。酒足饭饱之后,他开玩笑地说,自己还不上酒钱干脆就用帮曹氏推磨来抵账。这话本是一时的玩笑之语,可谁知,这曹氏也是个机灵的性子,当下就把这话给记在心里了。等酒后大家都散了,她还真把刘邦给留下,让他去推磨了。刘邦倒也觉得好玩,就真的推了起来,那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曹氏忍不住偷笑。自此,刘邦便与曹氏的关系愈发亲近了,经常住宿在曹家。
不过,若要刘邦娶曹氏呢,刘邦又自知娶不起!他心里也清楚,这酒馆是曹家的产业,曹家肯定不会把它赔嫁给曹氏。而刘邦自己呢,在乡下只有一间破草房,那破草房风雨飘摇,看着就让人揪心。把曹氏娶回去就只能种地过日子,可不能让她开酒馆了!若是能让曹氏过上好日子,她也不该被埋没在田地里啊。
而让刘邦入赘呢,刘邦更是丢不起那面子!他虽说有时玩世不恭,但骨子里还是有那股子自尊和傲气。他怎么能轻易地到别人家去做个赘婿呢?
所以啊,就这样,他与曹氏一直就这么苟合着,两人的感情在默默滋长。甚至,他们的女儿刘肥都几岁了,因为这种暧昧不清的关系,还一直没拜天地成亲,这在当时的乡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和议论。
直到刘邦娶了吕雉。吕太公给了些钱,又帮他操办一番,才算给刘邦安了一个家,让他有了个正儿八经的身份。
对于曹氏的存在,吕雉是知道的。刚开始,吕雉也不好多说什么,心里只盼着刘邦能收收心,多花些心思在家庭上。所以,只要刘邦回家,不再到曹氏那儿住宿了就行。后来呢,由于相信吕太公的话,说刘邦是真龙天子。刘邦起兵渐有起色后,吕雉呢,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她想着,自己既然已与刘邦成了这等关系,既然刘邦有帝王之运,那她自然要帮刘邦一把。于是,吕雉反而帮着刘邦照顾曹氏。
甚至,有一次刘邦纠集五十六万大军围困彭城时,吕雉心中满是欢喜,想着刘邦的霸业又进一步了。她带着刘太公与儿子,满心期待地来与刘邦团聚。她也顾念着曹氏与刘邦、刘肥的渊源,还特意带上曹氏母子同行。可谁也没想到,那一次,他们遭遇了项羽的大军,不幸被俘虏,命运仿佛又发生了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