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改立太子风波(一)(2 / 2)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2193 字 10小时前

既然张良始终保持着沉默,未表明任何态度,刘邦心中的计划便开始愈发坚定。他觉得只要在朝堂之上不断地坚持提出改立太子之事,让其他大臣知晓并参与讨论,在舆论和政策上形成一定的压力,那么自己通过改立太子来限制吕后的计划便极有可能得以推行实施。故而,他在其他大臣面前,始终保持着执意要改立太子的坚决态度,丝毫不露退让之意 。

在那个风云变幻、局势复杂的大汉初立时期,朝堂之上的氛围显得格外凝重。刘邦提出要废掉嫡长子刘盈而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犹如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巨浪。

其他重臣们纷纷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历经岁月沉淀、深谙朝堂规矩和古制的官员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觉得刘邦此举措不符合自古传承下来的规矩和制度。古往今来,嫡长子继承制就如同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维系着皇室的正统性与传承的稳定性。在他们的观念里,刘盈作为嫡长子,其地位和权力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如今刘邦欲行废立之事,无疑是打破了这种传统秩序,故而他们多持反对意见。他们据理力争,言辞恳切,试图以古制的权威来规劝刘邦回心转意。

吕释之对此事肯定高度重视。他作为吕家在朝堂上的重要支柱,深知这一事件背后所牵扯的复杂关系和巨大影响。他的妹妹吕后身处后宫核心地位,刘盈更是吕家的希望和未来。倘若太子之位旁落,那吕家多年以来在汉室的辛苦经营、积攒的庞大势力恐怕都将毁于一旦。吕释之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为此日夜忧心忡忡。

而在后宫之中,吕后得知刘邦要废立太子后,心中甚是紧张。她自与刘邦一同走过诸多艰难岁月,在后宫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刘盈就如同她在这纷繁宫闱中的唯一希望。如今这希望之火却有熄灭的危险,怎能不让她忧心如焚。然而,面对刘邦的固执己见,吕后心中明白,此刻只能暗中想办法来保持住自己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

不久之后,九江王英布突然造反。这个消息一经传来,犹如惊雷般在朝堂炸响。

此时,刘邦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他那原本就略显疲惫的脸上因听闻此消息而显得更加苍白。由于众臣始终坚决反对刘邦改立太子,刘邦心中的怒火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他心烦意乱之下,生气地对大家说道:“如今英布造反,局面危急。你们既然觉得太子足堪继承大统,那这平定反叛的重要任务,不如就交给他去完成,让他在这场战事中证明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也好让众人看看他的真实实力!”

刘邦说出这番话时,其意图可谓一箭双雕。从表面上来看,他这是在毫不留情地堵住那些大臣们的嘴巴。在刘邦心中,若是诸位臣子始终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太子刘盈,那便意味着太子必须要切实承担起与之相符的重大责任,并勇敢迎接接踵而至的各种严峻考验。因为唯有如此,当太子能够在直面现实中的艰难险阻以及重重挑战之时,凭借自身的智慧与能力顺利过关斩将,他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本去探讨有关继承皇位这般至关重要的大事。

然而,若往更深层次去剖析,其实不难发现,这番言辞亦可视为刘邦特意为太子刘盈所预留下来的宝贵契机。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深知,战场乃是磨砺人意志、锤炼人能力的最佳场所之一。因此,他期望借由此次战事,为太子搭建起一座可供其充分施展才华、磨练自我并且逐步树立崇高威望的宽广舞台。毕竟,想要成为一国之君,仅仅依靠他人的拥护远远不够,还需要具备过人的胆识、卓越的领导才能以及历经风雨洗礼后的沉稳与睿智。而这场即将来临的战争,无疑正是检验太子是否具备这些品质的试金石。

若刘盈统兵能成功战胜英布,那他在军中必然能够树立起极高的威信。通过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战略智慧,他将赢得众将的发自内心的支持与拥护。到那时,即使未来有其他人妄图架空他,也需要面对刘盈在军中深厚的根基和众多将领的忠诚守护,吕后想要架空他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要是刘盈不能胜任此次艰巨的任务,无法带领军队取得胜利,那么刘邦便有了改立太子更为名正言顺的理由。毕竟,能否担当起保卫国家、平定叛乱的重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资格继承皇位的重要标准之一。

吕释之得知了这一令人忧心的消息后,深知情况紧急,便连忙赶回府上告知了吕后。吕后听闻后,顿时脸色煞白,忧心忡忡。她顾不上休息,急忙使人去找樊哙。樊哙作为跟随刘邦征战多年的心腹猛将,在军中威望颇高,且与刘邦及吕家关系都颇为密切。吕后深知,此时唯有樊哙能够出面,才能有机会劝说刘邦改变主意。

樊哙赶到后,吕后急切地将情况详细告知,二人略作商议后,决定尽快行动。他们紧急召集了一批与他们亲近且颇具影响力的将领,随后便一同连夜赶往军中。在军中,他们分头行动,与各位将领分别沟通,传达吕后的心意,劝说将领们一起去劝刘邦收回成命。

他们找到的理由也是颇为合理。英布乃是能征善战之人,在项羽麾下时就已勇冠三军。其军事才能和凶悍之气,一直令人忌惮不已。就算是朝堂之上那些久经沙场、威名赫赫的老将军们,对上英布时心中也不得不万分慎重,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太子刘盈此时正值年轻气盛之时,虽然心怀雄心壮志,然而却从来没有在军中历经历练,对于战争的复杂局势和行兵打仗的种种技巧并不熟悉。

在这种情况下,军中的将军们恐怕出于对战局的慎重考虑,都不会轻易服从太子在战场上的指挥。毕竟战场上一错一差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的后果。如此一来,若让刘盈统领大军与英布作战,那这场仗从一开始就胜算寥寥,很可能会遭遇重大的失败,进而影响大汉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