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记:青黑芝与天地心》下卷(2 / 2)

徐三负责熬外用药,他将猪苓、苦参、地肤子一起煮水,放温后给村民擦拭身体。“猪苓利水,苦参燥湿,地肤子止痒,三药相须,效力倍增,”他一边擦一边给村民讲解,“这就像咱们村里人,团结起来才能渡过难关。”

玉娥则带着几个妇女煎内服药,她发现有位老人服药后腹泻更重了,连忙告诉祖父。老人诊脉后说:“这是老人阳气虚,猪苓利水虽好,但少了温阳之药,加几片附子进去,以阳化湿,就没事了。”果然,加了附子后,老人的腹泻很快止住了。

雨还在下,祠堂里越来越拥挤,药材也渐渐不够了。祖父让玉娥和徐三去山里找找新的猪苓,“雨后阴坡腐叶下,可能会有新长的猪苓,虽不及冬藏的醇厚,但应急尚可。”两人冒着雨进山,在一片被山洪冲刷过的坡地,发现了几株刚成形的猪苓,躲在石头缝里,竟没被冲走。

“你看,山自有庇护草木的法子,”玉娥小心地采下猪苓,“就像咱们庇护村民一样。”徐三却只采了一半,把剩下的用石头护住:“留一半,等雨停了还能长。”

回到祠堂,他们把新采的猪苓加进药里,药效果然好了许多。村民们看着玉娥和徐三忙碌的身影,又想起黄掌柜的银子,都羞愧不已。二柱主动站出来,带着大家修补被冲毁的药圃:“等雨停了,咱们多种些药材,再也不贪那外财了。”

雨停那天,正好是大暑,阳光出来,晒得地面冒起白烟。村民们走出祠堂,发现被洪水淹过的地里,竟冒出了许多猪苓的菌丝,像白色的丝线,在泥土里蔓延。祖父捋着胡须笑道:“你看,湿邪虽能为灾,也能生万物,这猪苓,就是水湿给咱们的补偿啊。”

玉娥望着那些白色的菌丝,忽然明白,所谓“天人合一”,不是人去征服天,而是与天共生,就像猪苓,既能在湿中生长,又能化湿为利。

第十回 秋燥来袭传古训 薪火相传守初心

立秋过后,天气忽然变得干燥起来,连日无雨,山林里的树叶早早黄了,地里的庄稼也蔫了。这是“燥邪当令”,加上今年“金运太过”,燥邪更盛,村里不少人得了“秋燥咳嗽”,口干舌燥,痰少而黏,不易咳出。

祖父说:“秋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治燥不能单用猪苓利水,否则会更伤津液,需配伍滋阴润燥之药。”他用猪苓配沙参、麦冬、玉竹,既能利水去痰,又能滋阴润燥,这便是“利水而不伤阴”的道理。

徐三已经能独立诊病配药了,他给一位老丈抓药时,特意多加了些阿胶:“老丈年高,阴液不足,阿胶能滋阴养血,与猪苓相使,利水不忘补阴。”玉娥在一旁看着,心里很是欣慰,他终于懂得,用药如用人,需知其短长,补其不足。

一日,邻村有人来求药,说他们村也闹起了秋燥,可村里的猪苓早就被黄掌柜收走了,用别的药总不见效。“黄掌柜收去的猪苓,说是要炮制,结果用硫磺熏了,颜色倒鲜亮,药性全没了,”来人叹道,“还是你们村的猪苓管用。”

玉娥让徐三带着些猪苓和配好的药材去邻村,临行前,祖父把那卷残卷交给徐三:“把这个也带上,让他们看看,真正的药材,是怎么来的,该怎么用。”徐三接过残卷,郑重地放进怀里,就像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徐三回来后,带来了邻村人的感谢,还带回一个消息:黄掌柜的药行因为卖的猪苓无效,被官府查了,说是“以次充好,贻误病情”。“原来骗人的生意,做不长久。”徐三感慨道。

秋分那天,村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祖父将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药锄传给了玉娥,又将一本手抄的《雾灵山采药要诀》传给了徐三。“这要诀里记的,都是祖辈口传的规矩,”祖父对两人说,“什么时候采什么药,怎么采,怎么藏,怎么配,比那残卷上的字,更实在。”

玉娥翻开要诀,第一页就写着:“药者,天地之精,人之命也。采之有度,用之有节,方能生生不息。”她抬头望向雾灵山,只见山林在秋阳下一片金黄,那些藏在腐叶下的猪苓,正静静等待着立冬的采收,就像等待着一个古老的约定。

结语

立冬那日,玉娥和徐三带着村民,按规矩采收猪苓。他们小心翼翼地挖开腐叶,留下幼嫩的菌核,补种松籽,仿佛在与山林对话。采来的猪苓,一部分留给村里备用,一部分送给邻村,还有一部分,被玉娥制成了标本,和那卷残卷、那本要诀一起,放在了新盖的药庐里。

后来,有人把雾灵村的故事写进了地方志,说那里的猪苓有灵,能辨善恶;也有人说,不是猪苓有灵,是人心有镜,照见了天地的心意。而那些口传的采药规矩,渐渐与文献记载融合,就像猪苓的菌丝,在泥土里蔓延,把智慧传给了一代又一代。

赞诗

青黑芝生枫根下,吸尽寒泉与露华。

利水能消三焦湿,淡渗不损一寸霞。

贪者见之如见金,智者视之若视家。

雾灵山中春到冬,人与草木共生涯。

尾章

许多年后,雾灵村的药庐依然矗立在山脚下,药柜上的猪苓,青黑如旧。玉娥成了新的“守药人”,徐三则带着《雾灵山采药要诀》,走南闯北,教人种药采药。他们常对人说,猪苓最寻常,也最不寻常,它告诉人们,天地从来都不藏私,只是看你愿不愿意,用真诚的心,去换那份温暖的馈赠。

而那株被玉娥藏在石缝里的小猪苓,早已长成了一大片,青黑的菌子在腐叶间静静生长,看春生夏长,等秋收冬藏,把阴阳五行的流转,五运六气的更迭,都悄悄告诉每一个路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