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玄参记:明州药农传奇》(1)(2 / 2)

归至茅庐,善治以新挖玄参煎药。水沸时,白汽腾起如雾,含清苦香,“此气清,可入肺;味厚,可入肾。”滤药汁温服陈郎,初服咳稍缓,三日后潮热减,“肾水得滋,虚火自降。”

七日后,陈郎夜热退,舌上生苔,“阴液回生之象。”善治察其脉:细数转缓,“水火相济,脉道乃和。”遂加麦冬(润肺)、甘草(和中),“麦冬属水,相须为用;甘草属土,调和诸药,此乃七情相使。”

药渣倒于院中,竟生新苗,“此草生机旺盛,可人工种植。”善治喜:“吾儿得救,此草当传于世。”

第六部分:地脉灵气育种苗

春分日,善治选背阴向阳之地,以腐殖土培垄,播玄参种。出苗时,苗叶对生如羽,“对生属阴,应肺金;叶形属木,应肝木,此草阴阳相抱。”每日以山泉水浇之,见苗色由青转紫,“青属木,紫属火,木火相生,苗气旺盛。”

夏日观察:苗高尺许,茎方有棱,“方属金,棱属木,金克木而不伐,故茎坚。”开花时紫白相间,“紫火白金,火克金而金生水,故花能润肺。”善治记:“夏长之时,得火气而不燥,因根得水精。”

秋日茎枯,根块肥大,“秋金收敛,水精归藏于根。”此时采收,根色最黑,“秋气肃降,助水精内藏。”

第七部分:明参定名传乡里

陈郎病愈后,善治将玄参引种全村。因产自明州(宁波古称),初名“明参”;又因根色玄黑,合道教“玄之又玄”之意,定名“玄参”。善治编歌诀:

明州玄参黑如漆,滋肾降火最相宜。

春种秋收承地气,五运六气莫相违。

甘苦寒凉归肾肺,痨瘵潮热一起医。

若问仙踪何处觅,四明山下雨来时。

乡邻用玄参治干咳、咽痛,效如桴鼓。某年瘟疫流行,善治以玄参配板蓝根、甘草,熬汤普服,“玄参滋阴,蓝根解毒,甘草和中,相须相使。”疫病遂平。

结语:春生之道在观微

陈善治春寻玄参,非独为子,乃承神农遗风,观草木应天地之理。夫春者,万物萌动,阳气升发,此时识药当取“藏而不泄”之性。玄参黑根藏水精,紫花寓火性,恰合“阴中求阳”之道。此卷所述,虽为传说,实含医理:观形色知归经,察天时明采收,合五行定功效,此乃中医“天人合一”之妙。

赞曰:

春雨绵绵四明山,药农寻药救儿还。

黑羽神鸟指引路,紫花玄根藏灵丹。

五行眼底分寒热,六气胸中辨温寒。

春生一卷传千古,明州从此种参欢。

预告:欲知陈善治夏日如何种植玄参,又在三伏天遇何异象,请听下回《夏长卷:伏火炼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