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熬好的药汁倒入雕刻着太极图案的模具中,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外裹一层用肉桂粉与朱砂粉混合而成的粉末。每颗药丸都闪烁着微微的红光,仿佛蕴含着一个个小火球。服用时,每日寅时(3 - 5点)和申时(15 - 17点),以淡盐水送服三丸。寅时,阳气渐生,服用丹药可助阳气升发;申时,阴气渐长,服用丹药能温补肾阳,防止寒邪入侵。
患者服用温肾固本丹后,身体逐渐好转。初服时,部分患者会感觉一股暖流从丹田升起,逐渐蔓延至全身;几日后,畏寒肢冷的症状明显减轻;连续服用半月,精神抖擞,腰膝有力,夜尿频多、五更泄泻等症状完全消失,仿佛重获新生。一位曾经被寒症折磨多年的老者,服用丹药后,能在寒冷的清晨出门散步,逢人便夸赞:“这温肾固本丹,就是让我重获新生的仙丹!”
六、立冬温补摄生术
立冬正日,决明子在谷中风景绝佳之处搭建“暖阳益肾台”,此台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天地阴阳之理。
台基以九十九块黑色玄武岩砌成,象征北方坎水,取“水润万物”之意;四壁悬挂由棉布制成的帘子,帘子上绣着金色的太阳、火焰图案,以及温补肾阳的穴位图;地面铺满温热的鹅卵石,中间镶嵌着用黄铜打造的太极图案,鹅卵石经过特殊处理,能持续散发热量;四角放置铜制香炉,香炉中燃烧着沉香、艾绒,烟雾缭绕,香气四溢,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
每日清晨,决明子带领村民在暖阳益肾台上行“暖阳固肾功”。众人面向东方,双手在腹部丹田处呈抱球状,深吸气时,想象吸入初升太阳的温暖阳气,感受一股热流从脚底涌泉穴升起,沿着腿部经络缓缓上行,注入丹田;呼气时,双手缓缓向外推,想象将体内的寒气通过双手劳宫穴排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配合缓慢而均匀的呼吸,使体内阳气逐渐充盈,温补肾阳。
饮食上,推出“三暖养生宴”。“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温补气血,三者搭配,汤汁浓郁醇厚,暖身又暖心;“桂圆红枣粥”,桂圆补益心脾,红枣补中益气,与粳米一同煮粥,香甜可口,能温暖脾胃;“核桃芝麻糊”,核桃补肾固精,芝麻滋养肝肾,研磨成糊后,口感细腻,具有极佳的温补作用。每一道菜肴都精心烹制,既美味可口,还能帮助村民抵御立冬寒气,增强体质。
刘老汉在家人的搀扶下参加养生宴,他品尝着每一道菜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饭菜,比我生病前吃的还要香,吃完整个人都热乎乎的,再也不怕冷了!”
七、水冰地坼悟大道
立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传说野鸡因寒气太盛,潜入大海化作蜃楼。此时,青蚨谷的寒意已深入人心,但在决明子的努力下,村民们的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决明子登上观星台,只见太白星与辰星的光芒变得柔和,相互辉映,北斗斗柄的玄色雾气已转为淡淡的金色,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明亮。
他解开五运囊,撒出七十二颗“立冬种”,种子落地后,瞬间长出嫩绿的幼苗。幼苗的叶片上天然形成“温”字,随着阳光的照耀,“温”字逐渐转变为“康”字,叶脉间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此时,天空中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色彩斑斓,将暖阳益肾台笼罩其中,给整个山谷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刘老汉带着全家前来致谢,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还特意穿上了崭新的棉衣。“先生,多亏了您,我们全家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刘老汉激动地说道,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
决明子望着谷中的村民,语重心长地说:“寒邪虽猛,但只要我们温补肾阳,顺应天时,调养身体,便能战胜它。人体与自然本为一体,就像河水在立冬结冰,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能量。我们也要在这个时节潜藏阳气,滋养肾精。治病,就是调和阴阳;养生,也是顺应自然。只有与天地同步,才能健康长寿。”
话音刚落,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一只矫健的雄鹰在空中翱翔,翅膀有力地挥动,展现出勃勃生机。它的下方,是忙碌而喜悦的村民,他们在暖阳益肾台前欢声笑语,相互分享着养生的心得。阳光洒在大地上,为整个青蚨谷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诉说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永恒真理。
结语·十八章论要
此回书表立冬时节,决明子以“温补肾阳,驱散寒邪”为纲,融七情疗法、五行生克、丹丸炮制、时辰养生于一炉,示中医“顺应天时,温补驱寒”之真机。正是:
赞诗曰
立冬水冰寒彻骨,青童寻方暖命途。
七情温肾通经络,五味辛热驱阴霾。
丹丸炼就阳和力,时辰养生体康泰。
欲知小雪防雪法,且看琼花护宅来。
下回预告
且说立冬过后,小雪将至,天空开始飘起零星雪花。村民们开始出现手足冻疮、咳喘加重、夜卧不安等症状。决明子观天象,见北方辰星光芒大盛,寒气弥漫,叹道:“此乃‘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寒邪凝滞,气血不畅!”欲知如何以决明子温经散寒,预防雪灾,且看下回《小雪虹藏不见·寒凝气血寻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