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含量及现代药理作用的详细解析,结合传统药学与现代研究,内容分为根、叶(附花、种子)两部分展开:
一、远志根的入药成分与药理作用
远志根是传统中药中最主要的入药部位,《中国药典》明确收载其干燥根为正品药材。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分为“远志”(生用)、“制远志”(蜜制或甘草制),其成分与药效略有差异。
(一)主要药物成分及含量
远志根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黄酮类、寡糖酯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等,其中皂苷和黄酮是研究最深入的两类成分。
1. 皂苷类成分
- 主要成分:远志皂苷(onjisaponin)是其标志性成分,包括远志皂苷A、b、c、d、E、F、G等,其中远志皂苷b(onjisaponin b)和远志皂苷d(onjisaponin d)含量较高。
- 含量特征:
- 野生远志根中总皂苷含量约为1.5%~3.0%,其中远志皂苷d占总皂苷的20%~30%(《中国中药杂志》,2018)。
- 栽培品因生长年限不同,3年生根总皂苷含量可达2.8%,接近野生品(《中草药》,2020)。
- 炮制后皂苷含量略有下降,蜜制远志总皂苷含量约减少10%~15%,但水溶性皂苷比例增加,更利于煎出(《中药炮制学》,2015)。
2. 黄酮类成分
- 主要成分:包括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远志酮1~3(polygala酮1~3)等,其中远志酮3(polygala酮3)是抗抑郁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 含量特征:总黄酮含量约为0.8%~1.2%,野生根中远志酮3含量可达0.3%~0.5%,且秋季采收者含量高于春季(《天然药物化学》,2019)。
3. 寡糖酯类成分
- 主要成分:如3,6-二芥子酰基蔗糖(3,6-disinnamoyl sucrose)、1,2,3,6-四芥子酰基蔗糖(1,2,3,6-tetrasinnamoyl sucrose)等,具有显着的神经保护作用。
- 含量特征:总寡糖酯含量约0.2%~0.5%,以干燥根皮中含量最高(《中国药学杂志》,2021)。
4. 其他成分
- 生物碱:如远志碱(polygaline),含量较低(<0.1%),可能与镇静作用相关。
- 多糖:包括阿拉伯糖、葡萄糖组成的杂多糖,含量约2.0%~4.5%,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 微量元素:富含钙、镁、铁、锌等,其中镁元素含量达120~180μg\/g,可能与中枢抑制作用有关(《中药材微量元素分析》,2017)。
(二)现代药理作用
远志根的药理作用广泛,现代研究已证实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的活性,以下为具体机制:
1. 镇静安神与抗抑郁作用
- 机制:
- 远志皂苷通过调节GAbA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增加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phytomedicine》,2016)。
- 远志酮3可抑制5-羟色胺(5-ht)再摄取,其作用强度接近临床抗抑郁药氟西汀(《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9)。
- 应用: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症,尤其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显着(《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
2. 祛痰止咳作用
- 机制:
- 远志皂苷对胃黏膜产生温和刺激,反射性增加支气管分泌,稀释痰液(恶心性祛痰机制)。
- 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如IL-8)释放,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咳嗽(《中国药理学通报》,2018)。
- 数据:远志皂苷b在10μmol\/L浓度下可使支气管分泌量增加30%(体外实验,《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
3. 神经保护与抗痴呆作用
- 机制:
- 寡糖酯类成分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Neuropharmacology》,2022)。
- 黄酮类成分清除氧自由基(如dpph、AbtS+),抗氧化能力Ic50值达12.5μg\/mL(《Food chemistry》,2021)。
- 临床前研究:远志总皂苷可提升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区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延缓认知功能衰退(《中国中药杂志》,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