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们调换一下(1 / 2)

怨天尤人地说了一句,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兄弟啊?!

看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样子的兄弟莫美寿一眼。

莫美芳就提议道:“拿不出钱来举办葬礼,让弟兄叔侄,姑娘大嫂大婶,来帮忙送母亲上山入土为安。那就不把房屋卖了,就把田地卖了呗!我完成我做女儿的任务,你得完成你做儿子的任务!”

“你总精(乖)只买寿用品,寿褥寿被寿衣寿帽寿鞋。却叫人家既买棺材,又要出大钱举办葬礼。”

偷瞧姐姐莫美芳一眼,莫美寿接着说:“寿褥寿被寿衣寿帽寿鞋才多少钱?恐怕连棺材钱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人家还要出钱操办葬礼,你讲得多少钱?”

一直以来地方风俗,都是坚持红喜有请才有用,无请用不着。需要用人时是要去请的,人家来帮忙还不算,是要给份子钱的。

白喜则是不用请,听到消息人家就拿香拿纸来了。烧了香和纸就帮做事,是不要给份子钱的。

一切费用,包括吃的,用的,请先生,请吹鼓手,打道场等等一场费用都是孝子出的钱。

一场白事最简单的也得吃个两三天,搞复杂一点的得吃个五七天。

那是需要不少钱来用的,用现在的货币来讲,最简单的也得一两万块钱。

搞复杂的怎么也得要个三几万元,而这些三几万元钱。而且是没人帮你出的,都是孝子来出。

当然了也有穷得无屁打的,娘老子归世实在拿不出钱。可以向弟兄叔侄,前来的村民,亲戚朋友募捐。

可是得一辈子背上个骂名:你算什么,你娘老子死了,还靠我们凑钱来埋。

因此有但凡有一点办法可想,哪怕是借贷。也不愿意要众人筹钱理父母,背着个骂名让自己抬不头挺不起胸做人不算,就连儿辈也抬不起头挺不起胸做人。

另外地方上还规定,父母的生养死葬都是儿子的事。与女儿无关,女儿愿意帮出钱算是她的孝心,不愿意帮出钱也可以,儿子无话可讲。

因为父母的遗产,如房屋田地浮财,都是留给儿子,不会分一星半点给女儿的。

所谓的好女去悠悠,丑仔丑媳妇守床头就是这个道理。

上面的风俗习惯和不成文的规定,莫美芳都是懂,因此她故意激将兄弟莫美寿。

道:“这样讲那我们就调换一下,权当我是个儿子,把房屋田地给我,我来给妈办葬礼,一分钱都不要你出,你洗手作揖就行!”

莫美芳说,还暗暗得意,为自己的聪明伶俐,想欢呼呢!

她做梦都想出来到镇子边上过日子,兄弟讲她总精,不正合她的意,是最好的机会么?

于是便灵机一动提出,和兄弟莫美寿换,她当儿子,让兄弟做女儿的了。

既然莫美芳心心念念要回来镇子边生活,那当年莫美芳为什么要嫁到对门村,那个远离圩镇的山沟沟里去?

原来那个年代还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的父亲和陈有贵的父亲,曾经是一对好朋友。

陈有贵的父亲一给人来莫家提亲,莫父便同意了。加上莫美芳当年还年幼无知,陈有贵又长得帅气,一表人才,莫美芳也就同意了。

嫁到对门村去,莫美芳这才知道,山区与市镇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