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乐了,打趣道,“十捆纸,三壶酒,再加一张酒方,就能从李卿手中要个人?”
他好歹都是自己主动赏的,这李斯不会做生意啊!
李斯尴尬笑笑,硬着头皮解释道,“太后让人着关于秦律的书,能使我大秦法学更甚,这于国于民都是好事,我自然舍得。”
“李卿不愧是我大秦的肱骨之臣,听闻你师从荀子,你可知韩非?”嬴政话锋一转问到了自己最近感兴趣的事。
他最近读了韩非的《五蠹》、《孤愤》等书,受益良多,对书的作者自然也起了爱才之心。
韩非师从荀子,他的李卿同为荀子的徒弟,想来两人也是相识的,所以他想问问李斯,韩非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到韩非二字,李斯眼中既有惊,亦有不喜。
同为荀子的学生,他们曾在稷下学宫一起研学,韩非出身韩王室,身份贵重,更能得他人青睐,反观他明明才智不逊于韩非,只不过因为出身低贱,便得不到重视。
正因为此,他才来了秦国,好不容易得到了秦王的重用,坐上了廷尉的位置。
如何能让韩非来这里,轻易夺取。
李斯垂眸,“韩非是臣的师兄,才华出众,很是得老师的喜爱,只不过他是韩国王室子弟,实乃我大秦的敌人。”
嬴政倒不在乎,他看上的人,还能让他跑了不成?
韩国王室算什么,韩国都要被他给灭掉,到时候韩国没了,他自然得过来俯首称臣。
“你既认识他,那便替寡人去信给他,若能将他邀至秦国,那便是李卿大功一件。”
李斯心中颇为不满,又十分无奈。
秦王对法家十分尊从,对他而言是好事,可秦王看重的只是法家,并非是自己,这就让李斯体会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可他并没有拒绝的权利,只能应下这桩哪里都不讨好的差事。
“寡人这里有些韩非的着作,李卿若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带一份回去。”
嬴政觉得自己十分贴心,既然是师兄弟,两人的思想大概也有相通之处。
韩非的思想很符合嬴政的想法。
李斯作为他现在最看重的法家人,自然也应该跟着他的思想来,才能更好的帮助自己治理好秦国。
“多谢大王。”李斯拱手称谢。
回到自己的府邸,李斯看着案几上摆放整齐的书卷,眸中满是嘲讽,他再讨厌韩非又如何,只要大王看重他,自己还不是得学习他的思想道理。
李斯攥紧了拳头,心中燃起熊熊大火。
主事前来提醒,“大人,魏夫子到了。”
李斯这才收敛了眸中的冷色,恢复如常。
魏夫子是李斯收下的门客,平日里替他整理那些繁杂的卷宗,是个十项全能之才。
李斯本打算找个擅长秦律的送给太后也就够了,可现在他改变了想法。
太后既然在大王心中的地位并未下降,自己与太后多亲近些,自然是有益无害。
若是他手中的人能助太后将书着成,那太后便就算与他有了些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