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佛系皇帝的治世 KPI:刘炟的儒学带货与司法温柔刀(1 / 2)

建初四年的洛阳夏,蝉鸣声里带着一丝躁动。汉章帝刘炟坐在白虎观的树荫下,手里攥着太常寺送来的《五经》章句,眉头拧成了个 \"川\" 字 —— 这些动辄数万言的注解,把好好的儒学经典变成了 \"学术迷宫\",连他这个儒生皇帝都看得头大。突然听见殿外传来争执声,原来是今文经博士和古文经博士又吵起来了,他苦笑着对身边的魏应说:\"咱搞这场 ' 儒学峰会 ',怕是要把白虎观的瓦当吵下来了。\"

从永平年间开始,《五经》注解就像脱缰的野马,今文经派大讲祥瑞灾异,古文经派死抠文字考据,太学生们上课像听两个老师吵架。刘炟继位后,看着太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里 \"同一经句三种解释\",终于忍无可忍:\"再这么下去,咱东汉的儒学要分裂成 ' 南北派 ' 了,必须搞个 ' 官方教材 '!\"

建初四年的白虎观会议,堪称东汉版 \"学术奥运会\"。五官中郎将魏应当 \"裁判\",侍中淳于恭做 \"书记员\",刘炟亲自当 \"学术主持人\"。第一天就炸开了锅:

今文经博士拍着《公羊传》喊:\"灾异是老天爷给皇帝的微信弹窗,必须重视!当年宣帝立《大夏侯尚书》,就是因为祥瑞预警做得好!\"

古文经博士抱着《左传》反驳:\"考据就像做 ppt,得有实证,不能靠脑补!《古文尚书》里的诰命,比今文经多了三分之二,这才是原汁原味!\"

刘炟敲了敲玉磬:\"别争了,祥瑞是警示,考据是根本,就像种地既要观天象,也要懂犁地,两者都得要。这样吧,咱搞个 ' 混搭风 ',今文经的灾异说当 ' 选修课 ',古文经的训诂当 ' 必修课 ',考试重点划清楚,别让学生们抓瞎。\" 最终拍板:今古文经各取精华,编一本《白虎通义》当教材,相当于搞了本东汉版《儒学考试大纲》,还贴心地在目录页写着 \"皇帝认证,考试无忧\"。

会议持续了三个月,刘炟的 \"和稀泥\" 水平让群臣叹服。讨论到 \"三纲五常\" 时,今文经派强调 \"君为臣纲\",主张大臣必须无条件服从皇帝,古文经派坚持 \"君臣共治\",搬出《周礼》里的 \"公卿谏言\" 制度。刘炟笑着打圆场:\"君是车头,臣是车轮,少了谁都走不动,不如写成 ' 君臣相扶,各司其职 ',这样既显皇帝威严,又留大臣谏言空间,咋样?\" 说到祭祀制度,有人主张奢华,说 \"天子祭天就得用青铜鼎装牛牲\",有人坚持简约,搬出明帝遗诏 \"扫地而祭\"。刘炟直接拍板:\"先帝说的对,咱就用陶碗盛粟米,竹筐装祭品,够表达心意就行,别让百姓觉得咱拿他们的赋税摆阔气。\"

会议结束那天,太学生们举着新教材欢呼,洛阳的书肆老板连夜刻版印刷,广告语写得直白:\"皇帝认证版《五经》,考试再也不怕判错卷!答错算我输!\" 西域的胡商路过太学,看见儒生们捧着新书讨论,回去后对国王说:\"汉家皇帝连学问都管,把不同派别的儒生凑一起开会,就像咱们把不同部落的长老叫到牙帐议事,难怪他们的商队走到哪儿都吃得开。\"

建初五年的旱灾,让刘炟注意到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因刑讯逼供自杀的囚徒,一年下来竟比断狱处死的还多!\" 他拍案而起:\"咱东汉的监狱不是菜市场,不能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这跟老爹提倡的 ' 柔道治国 ' 背道而驰!\" 立刻下诏三道:

刑具标准化:规定笞刑用的竹板长五尺,大头寸半,小头寸,两端还要包上皮革防裂,相当于给刑具装了 \"尺寸限制器\",杜绝 \"私人定制刑具\";

季节限制:非秋冬季节不得严刑拷问,理由很佛系:\"春天万物生长,夏天酷暑难耐,这时候动刑伤了和气,老天爷都看不下去\";

家属探视:允许囚徒家属每月探监一次,每次可带五升粟米、两块炊饼,探视时狱卒必须在三米外监督,相当于给监狱系统加了 \"人文关怀\" 模块。

南阳的狱卒老陈,以前总嫌囚徒麻烦,现在每天登记探视记录,发现新规后囚徒们安分多了:\"皇帝给囚徒送温暖,咱也不能太狠,反正现在打犯人要填《刑讯申请表》,审批比领官粮还麻烦,犯不着跟自己过不去。\"

针对楚、淮阳案的后遗症,刘炟搞了波 \"历史遗留问题大赦\",诏书里写得温情脉脉:\"以前因妖言获罪的,三代以内不得为官,好多贤才被埋没,朕夜里想起都睡不着。这样吧,全部解禁,只要不当宿卫,爱考太学考太学,爱当郡县吏当郡县吏,往事清零,重新开始。\" 有个被禁锢十年的书生李墨,接到解禁文书时,在洛阳城门下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就去太学报名,凭借扎实的古文功底,成了白虎观会议的编外记录员,逢人就说:\"章帝陛下给了咱第二次人生,咱得把这辈子的学问都献给朝廷。\"

他还发明了 \"自首减半\" 政策:\"犯罪没被发现的,诏书到前自首,赎金减半,相当于给过错方发 ' 早鸟折扣券 '。\" 颍川的小偷王三,偷了半袋粟米,听说后主动去县衙自首,交了一匹布就了事,县令还夸他 \"觉悟高\",让他在县衙当杂役。王三逢人就说:\"皇帝给咱回头路,再偷就是对不起良心,现在咱也算吃官饭的人了。\"

建初四年的牛大疫,让洛阳的牛价涨到黄金一斤,刘炟直接成了 \"牛司令\"。他在尚书台召开 \"耕牛抢救会议\",拍板三条硬核措施:

官方兽医队:从太医院抽调二十名太医,带着宫廷秘藏的《牛经》奔赴各郡,每到一县先给病牛 \"会诊\",开的药方里有甘草、当归等中药材,病死的牛按市场价的七成补偿,相当于给农民买了 \"耕牛交强险\";

官牛租借:没牛的农户可凭户籍去郡县衙门租借官牛,三年后归还,租金是新产的粟米,还贴心地规定 \"母牛生小牛归农户\",相当于搞了个 \"耕牛共享计划\",生小牛还能 \"额外分红\";

禁杀耕牛:颁布《耕牛保护令》,杀耕牛者视同杀人罪,连牛贩子都得登记耕牛来源,违者罚做苦役一年。

巨鹿的老农李老汉,牵着租借的母牛回家,看着牛背上的 \"官方烙印\" 感慨:\"新皇帝比咱种地的还懂牛,以前明帝修渠,现在章帝护牛,这爷俩接力给咱百姓攒家业呢。等这母牛下了小牛,咱老李家也算有固定资产了。\"

针对垦田减少的问题,刘炟把目光投向了皇家猎场:\"上林苑、淇园这些地方,咱一年能打几次猎?不如分给百姓种地,反正朕更喜欢看绿油油的粟米,胜过看死猎物。\" 他下诏推出 \"荒地开发计划\":

免费分田:无地农民可申请上林苑、淇园等地的荒地,每户限分五亩,前五年免租,三年免人头税,相当于给创业者 \"免税期\",还贴心地注明 \"土地肥沃度按等级分配,优先照顾鳏寡孤独\";

配套支持:官府提供耕佣(即雇佣短工)、种子、田器,甚至帮忙盖临时窝棚,种子按成本价赊欠,秋收后再还,简直是 \"一站式创业扶持\";

自由迁徙:允许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的郡县,当地官府必须接纳,不得收取 \"落户费\",相当于搞了个 \"全国农业人才流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