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四年的长安城,热得能把人烤成肉干。街头茶馆里,几个老汉摇着蒲扇唠嗑,话题绕来绕去又回到宫里那位新皇帝身上。卖糖葫芦的老孙头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听说傅太后又跟太皇太后掐架了,昨天在长乐宫,俩老太太差点把金镶玉的茶盏摔了!\" 众人哄笑,仿佛在聊隔壁家的婆媳大战 —— 这汉哀帝在位的七年,桩桩件件都像平康坊的狗血戏,让百姓们嗑瓜不停。
绥和二年的长安城,最热闹的不是中秋灯会,而是皇位继承人的八卦。成帝突然驾崩,没留下子嗣,满朝文武把目光投向了定陶王刘欣和中山王刘兴。要说这两位候选人,简直是学霸与学渣的鲜明对比。
定陶王刘欣进京时,带了整整三车竹简,把《诗经》《尚书》背得滚瓜烂熟。成帝考他《诗》义,他能从 \"关关雎鸠\" 讲到 \"民本思想\",说得老头子直点头。反观中山王刘兴,被问到 \"诸侯王朝觐法令\" 时,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连成帝赐宴时袜子带散了都顾不上系,活脱脱一个 \"迷糊王爷\"。成帝当场盖章:\"这才是靠谱继承人!\"
但老百姓心里门儿清:\"还不是傅太后会来事儿?\" 这位定陶王的亲奶奶,进京时带了满满几车珍宝,什么西域葡萄纹金项链、南海珍珠屏风,把赵昭仪和大司马王根哄得团团转。街头巷尾传言,傅太后半夜溜进赵昭仪寝宫,拉着她的手说:\"昭仪妹妹,咱定陶王要是当了太子,以后宫里的胭脂水粉管够,你就是未来的保母太后呀。\" 赵昭仪笑得合不拢嘴,转头就在成帝耳边吹枕边风,王根也跟着附和,成帝一高兴,直接给刘欣加冠礼,送他回定陶准备接班。
哀帝刚即位,宫里就炸开了锅。太皇太后王氏(王莽的姑姑)端着长辈架子,想摆摆老资格,没想到傅太后根本不买账:\"我孙子是皇帝,我凭啥不能当 ' 帝太太后 '?\" 她穿着绣满金凤凰的礼服,带着十几个宫女,硬闯长乐宫,指着王政君的鼻子骂:\"当年成帝选太子,要不是我家定陶王聪明,哪轮得到你们王氏指手画脚?我儿子恭王的牌位必须进太庙!\"
王政君气得浑身发抖,摔了半套西域进贡的琉璃茶具:\"按祖制,藩王太后哪能住这么豪华的宫殿?\" 傅太后冷笑一声:\"祖制?祖制还说后宫不得干政呢,你王氏外戚掌权多少年了?\" 这场婆媳大战闹得满城风雨,民间立马编出段子:\"两宫太后掐架,比东市的斗鸡还精彩,一个要当 ' 帝太太后 ',一个要保王氏江山,苦了中间的小皇帝。\"
傅太后转头就给自己和亲妈丁姬封了 \"恭皇太后恭皇后 \",连死去的老爹都追封侯爵,什么崇祖侯、褒德侯,头衔比长安城的城门还多。她还把定陶恭王的牌位搬进京师太庙,长安百姓路过太庙时撇嘴:\" 这是要把定陶老家的祠堂搬来长安啊,也不怕老刘家的祖宗嫌挤?回头半夜托梦骂她!\"
建平二年的春天,长安城贴出一张雷人告示:\"诸王、列侯名田不得超过三十顷,奴婢二百人,吏民三十人,商人不准买地当官!\" 卖豆腐的老周蹲在告示前挠头:\"三十顷地?那是给咱们老百姓的吗?我连三亩菜地都快被豪强占了,这政策怕不是给权贵画圈圈吧?\"
这政策明眼人都知道是冲王氏外戚来的。成帝时期,王氏五侯占地万亩,奴婢上千,哀帝想借限田令立威。可执行起来全变了味:成都侯王况家里光奴婢就三百人,他随便烧了两本账本,对官府说 \"记错了\",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反倒是长安城西的小地主张三,有四十亩地,被官府上门查了三遍,说 \"超标十顷\",直接抄家充公。张三蹲在自家门口哭:\"早知道就不攒钱买地了,攒钱买罪受啊!\"
茶馆里的说书人拍着惊堂木:\"限田令?哄叫花子的把戏罢了!权贵们的地连长安城墙都圈进去了,官府敢查吗?苦的还是咱们平头百姓,种了一辈子地,说没就没了。\" 更绝的是,政策还禁止商人当官,东市的布商李老板欲哭无泪:\"我攒了一辈子钱,就想给儿子捐个郎官,这下全泡汤了,还让不让人活?\"
夏贺良的出现,让长安城着实热闹了一把。这哥们儿穿着道袍,在街头摆了个摊位,号称 \"赤精子转世\",逢人就说:\"汉朝气数已尽,得改元 ' 太初 ',皇帝得自称 ' 陈圣刘太平皇帝 ',漏刻改成一百二十度,才能消灾解难!\" 卖卦的瞎子阿贵趁机揽生意:\"看见没?皇帝都信咱这行当了,改元就是给汉朝续香火呢,快来算一卦,看看你能不能熬过这劫!\"
哀帝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居然信了这一套,真的下诏改元,还大赦天下。长安城顿时炸开了锅,有人跟风改名字,有人在家门口贴 \"太平符\",连卖炊饼的老李头都在扁担上刻了 \"太平\" 二字。可改元不到三个月,长安城依旧旱得冒烟,河里的水都快干了,物价涨得比风筝还高,米价从每石百钱涨到三百钱。
百姓们怨声载道:\"改个年号就能太平?骗鬼呢!夏贺良那小子,怕是收了权贵的好处,忽悠皇帝玩呢。\" 哀帝也觉得不对劲,灰头土脸地废除新号,把夏贺良砍了头。行刑那天,长安百姓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看着夏贺良的脑袋落地,有人说:\"皇帝跟风改年号,就像小孩过家家,折腾来折腾去,苦的还是咱们老百姓,这锅我们不背!\"
元寿元年的未央宫,最拉风的不是皇后傅氏,而是大司马董贤。这哥们儿生得比女人还俊俏,皮肤白得能掐出水,一笑能迷倒半座长安城。哀帝第一次见他,就挪不开眼,直接把他从郎官提拔为侍中,从此开启了 \"宠妻狂魔\" 模式: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就算了,连御衣都分他一半,有次午睡衣袖被董贤压住,哀帝怕吵醒心上人,直接用剑割断袖子,\"断袖之癖\" 的典故就此诞生。
长安百姓路过董府,看着门口的金吾卫比皇宫还多,忍不住吐槽:\"董大司马比皇后还威风,进出都坐六匹马拉的车,怕是要当 ' 男皇后 ' 了。\" 更绝的是,哀帝居然想把皇位让给董贤,在朝堂上公开说:\"朕欲法尧禅舜,何如?\" 吓得丞相孔光差点摔了笏板:\"陛下,这可不是过家家,皇位哪能说让就让?\"
民间流传着各种段子:\"董贤一笑,皇帝魂掉;董贤一怒,大臣抖如筛糠。\" 有人甚至编了首童谣:\"断袖郎,坐朝堂,金銮殿里绣鸳鸯,可怜皇后独守房。\" 董贤的父亲董恭更是鸡犬升天,当上了卫尉,弟弟董宽信做了驸马都尉,连他家的奴才都敢在长安街头横着走,百姓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