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主要着作:
1、《鸿门宴》—2
译文(参考):
(项羽)将(自新安引兵西向)直取关中,因函谷关有(刘邦的)兵守关,而不得进入。闻知刘邦已经攻破咸阳(秦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英布)等人攻下函谷关。项羽入关,来到戏水之西(今陕西临潼县东)。
刘邦的军队驻守在霸上(灞水西的白鹿原,在今西安市东),没有和项羽见面。刘邦的左司马(掌军政的官)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沛公(刘邦)要在关中做王,让子婴(秦始皇长子的儿子)做宰相,珍宝应有尽有。”
项羽大怒,说:“为了攻破刘邦的军队,明天以酒食犒劳士兵!” 当时,项羽的四十万大军,在新丰(在今陕西临潼县东)鸿门(新丰东十七里);沛公的十万军队在霸上。
范增(项羽的大将)对项羽说:“沛公居住在山东(指函谷关之东)时,贪图财货,喜好美女;现今入关,未取财物也未亲近妇女:他的志向高远。我请人观望他的云气,都是龙虎,成五彩,这是天子的云气啊。定要急迫地击杀他,不得有失。”
楚国的左尹(官名,宰相的助手)项伯,项羽的小叔父,向来熟识留侯张良(刘邦的主要谋士)。张良当时跟随沛公,项伯连夜赶到沛公的军营,私见张良,把项羽要击杀沛公的事详尽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跟他走,说:“不要跟着刘邦一起送死去啦。”
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表明与沛公的关系很近),沛公今遇急事,我溜走是不义的行为,我不可不告诉他。”
张良进到军营,把急情告诉了沛公,沛公大惊失色,说:“有什么办法?” 张良说:“是谁为大王出此计策的?” 沛公说:“是一个贱小子告诉我的:`守住函谷关,挡住其他诸侯,勿使入关往西来,就可在秦地做王。’ 我听信了。”
张良说:“料想大王的士兵可以挡住项王(西进)吗?” 沛公默然,说:“固然挡不住。但有什么办法呢?” 张良说:“请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违背项王。”
沛公说:“你何以与项伯有旧交情?” 张良回答:“在秦朝时他与我一起游戏,项伯杀人,我没死又复活了;今有紧急情况,因此来告诉我。” 沛公说:“(项伯)与你相比,年纪谁小谁大?” 张良回答:“他比我大。”
沛公说:“请你替我让他进来,我得把他当做兄长对待。” 张良出去叫项伯。项伯进来见沛公。沛公敬酒祝他健康长寿,相约连姻,说:
“我入关来,一点点极细小的东西都不敢有所沾染,登记官吏和人民(造报户籍),封守官库,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遣将守关,防备有人偷着出入关和非正常通行。日夜盼望将军到来,哪里敢反叛呢?望阿伯传言(给项羽)我不敢背叛的诚意。”
项伯答应了,对沛公说:“明日你定要尽早来感谢项王。” 沛公说:“好。”
于是项伯连夜赶回军营,把沛公所说报告给项王,并说:
“沛公没有先破关中,他哪里敢进入啊?现在他立了大功,反而攻击他,是不义的。不如客客气气地待他。” 项王应允。
第二天沛公领着百余骑人来到鸿门,见项王致谢道:“我与将军协力同心攻秦,将军在河北战斗,我在河南战斗,不曾想我能先入关破秦,在这里重见将军。今有小人谗言,令将军与我之间产生裂痕。”
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怎么会这样呢?” 项王便留沛公一起饮宴。项王和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就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坐。
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并三次举玦暗示(项王下决心趁机杀死刘邦),可是项王默然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