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的作家,除贾谊、晁错外还有枚乘,他主要的活动时期是汉文帝和景帝两代,在宫廷做过文学侍从之臣,死于汉武帝即位以后。
《汉书:艺文志》有枚乘赋九篇,今传赋三篇,文二篇,《七发》是他的代表作。该赋借楚太子和吴客的问答,构成八段文字,第一段是序曲,叙述吴客探问楚太子的病,认为太子的病是生活过于安逸,应该从思想上来治疗。
以下七段写吴客用七件事启发太子。二至四段分写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等奢侈的享受。第五段写田猎。第六段写观涛。
最后一段写吴客将要为太子荐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听了大为振作,出了一身透汗,他的病竟因此而霍然消失。
《七发》的讽谕性很鲜明,作者正面的议论在首尾两段,它批评了统治阶级上层腐朽的生活方式。作者认为这种生活方式的本身就是病。
腐朽的生活源于腐朽的思想。所以药石针灸无能为力,根治的方法唯有用“要言妙道”来消灭思想里的毒菌。
作者是宫廷文人,但对贵族阶级的腐朽生活看不顺眼,所以能提出批评,能把事实摆得明白详尽,道理说得中肯。
正因为《七发》有比较高明的思想,不失讽谕精神所以能够继承《楚辞》的传统。
《七发》中的描写不像一般汉赋,完全依靠所谓“奇字”的堆叠,而是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况,例如写涛的形状: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
这一段屡用行军作战来比况,把涛的声势写得淋漓尽致,使得文章本身也和江涛一样,成为“怪异诡观”。
作者虽然用力写涛,却并不忘记写观涛人的感觉,而且深刻地写出观涛者心胸受到荡涤而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就是所谓“发蒙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