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56(1 / 2)

写罢战国时期的文学着作和文人墨客,觉得还有一些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大事应该向诸位讲述。

第一件事是,在战国时代制造出了“浑仪”。

浑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用来测定天体位置的坐标。(浑是圆球的意思,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当时在世界是较先进的天文仪器。

浑仪自战国时代造出之后,历朝都有制造和改进。最初的浑仪结构简单,仅由三个圆环(子午环、赤道环和赤经环)及一根金属轴和一个望筒组成。

之后经东汉的科学家张衡,唐朝的天文学家李淳风,元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等人的改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

第二件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了一部中国最早的地理着作《山经》(共五篇),和之后出的《海经》、《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合集为《山海经》。

《山海经》具有很高的地理学价值,其有关山川、河流、湖泊的描述,为研究我国古代地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山海经》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位置。

第三件事是,石油的发现和利用,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在四川就有人开始使用石油和天然气做燃料,来烧烤食物、取暖和照明了。(大规模地开采石油并用于工业生产始于19世纪。)

第四件事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自然观,颇具前瞻性和深刻性,促进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最具代表性的有,庄子对上天、大地、日月、宇宙发出的追问,认为宇宙是无限大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无,从无中生有,然后才生出天下万物;而《管子?内业》中认为精神和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精气,即万物生于有;荀况对天命观的批判,他在《荀子?天论》中提出:自然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肯定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鬼神迷信。

第五件事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子的科学研究,他所着的《墨经》,是诸子百家着作里最具科学价值的一部。

墨子从多方面对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涉及声学、力学、几何光学、机械制造,几何学、算学等。

墨子在自然科学理论方面,在当时科学界处于最高水平。

第六件事是,战国时期成书了《黄帝内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专着,(之后又有学者做了修订和补充)。

《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理论与针灸疗法的奠基之作,主要从三个方面为我国中医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公然宣布与巫术决裂,高明的医疗技术,生理研究及人体解剖成就。

第七件事是,在战国时期出现了神医扁鹊,他始创了中医诊断法:望、闻、问、切。

扁鹊原名秦越人,是齐国人,经过多年学习和行医,逐渐成为了一名精通内科、小儿科、妇产科和五官科的名医,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大百姓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