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孔炤没抓到,黄得功倒是被郑成功给抓住了。虽然刘孔炤和黄得功的家丁兵与其他杂牌伪明军相比,战斗力强上不少。但那也仅仅是比伪明军强。
与已经覆灭的满洲正黄旗师相比还是差的很远。就更别提跟郑成功直接领导的梧桐卫队相比了。
不过当郑成功带领着部队接收徐州城的时候,刘孔炤已经气绝而亡了。本来郑成功还想请刘孔炤去劝弘光帝投降,现在也没可能了。
徐州被拿下来不代表整场战役的结束。现在在长江以北,还有伪明还有两大重兵集团,一是驻守中都凤阳的张煌言集团。另一个则是驻守淮安的高杰重兵集团。
根据最新情报,张煌言已经离开中都凤阳,前来支援刘孔炤。但是他终究是白来了,因为徐州城已经被招讨军拿下。
不过既然张煌言部已经向北出发了,就不能让他再跑回凤阳去。于是郑成功立即命令骑兵第一师、第二师停止休整立即向南开进防敌南逃。
陆军第二师、第三师保护重炮师缓慢南下同时防止敌人残敌追尾攻击。
郑成功心里其实也很好奇,张煌言这个在上一世共同抗清的战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当然郑成功可没指望张煌言能听自己一席话就投降。
毕竟张煌言忠于他心中的大明,而不是忠于他郑成功。
经过一昼夜的急行军,郑成功终于率领着招讨军骑兵第一师和第二师在清晨赶到了濉河边。
由于此时起了大雾,能见度很低,骑兵第一师和第二师派出的侦察营侦察骑兵根本就没有找到敌人的位置,甚至还有不少。
“甘辉,命令骑兵第一师和第二师原地休息吃饭。再让叶云和豪格过来一下,咱们开个小会。”郑成功命令道。
叶云和豪格赶来后,郑成功把地图摊开,放到了地上,并用四个土块压住了四个角,随后问道:“根据昨日收到的情报,敌张煌言部共计十万人,分为东西二部就驻扎在灵璧和宿州。
而我认为他在收到徐州城破的消息后,会立即南逃。但是现在雾气太大,侦察兵无法找到敌军的位置。而我军又必须尽快堵住敌人,防止逃跑。
所以我想请诸位讨论一下,现在敌人在哪,他们又会向哪个方向逃跑?”
郑成功不是不想,也不是不能派出自己的蜻蜓无人机去侦察敌人。只是这片区域太大,又被厚厚的浓雾笼罩。蜻蜓无人侦察机航程短,红外侦察能力不过100米。根本不适合执行任务。
而且由于雾气实在太大,附近的村民也无法准确判断出张煌言部在哪。因此郑成功只得把二人叫过来,一起来讨论下定一个方向。
豪格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吴王,俺认为不管敌人往哪逃,他最终的逃跑方向必然是中都凤阳。俺听侦察兵说了,西边雾小。
所以俺建议不如从宿州西边绕过这片大雾区域,直奔中都凤阳府。咱们的马好,肯定能跑在敌人的前面。咱们就在凤阳府等他,他不可能不回来。”
听完这话叶云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不,我认为敌人会向淮安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