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山东后这一路过来,郑森本来还以为会跟李自成的部队打上几仗。结果却发现一路畅通无阻。除了有几股不长眼的土匪被自己顺手消灭了以外,就没有遇到其他武装力量。
就连这开封城都被李自成主动放弃了。当郑森带着他的骑兵部队风尘仆仆的赶到开封时,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鬼城,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粼粼白骨,昔日人口过百万的巨城里,竟然出现了野狼和野猪。
仅存的一些百姓在看到有兵马进城后都藏了起来,生怕被找出来拉走当成炮灰。
城里有几股土匪想来投效,郑森在调查一番后发现些这些人都背了不少血债,因此也顺带手的都给消灭掉了。随后又在各地贴出安民告示,希望百姓们都出来正常生活。
当然刚贴出来后,并没有取得什么反应。百姓们还是依然尽可能的躲藏起来,各过各的。
不过这也不能怪百姓,多年的天灾和战乱已经让这些侥幸活下来的百姓都变得更加谨慎了。
但是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当前最要紧的是赶紧救出孙传庭。可是李自成主动放弃了开封,就意味着自己这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人家压根就没想跟你打,而是在全力进攻孙传庭部。而自己的部队现在突进到开封就是极限了。再往前走,补给根本跟不上。
为此郑森改变了原先的策略,他从侦察骑兵连里抽调了20名精锐之士暂时加入了梧桐卫队,北渡黄河直奔风陵渡而去,希望能从水路到达潼关。
然而当郑森来到风陵渡后,却发现自己过不去了。河面上密密麻麻排开了不少闯军战船。
“请问将军可是登莱郑总兵。”一位穿着巡检衣服的官差走到郑森面前,拱了拱手问道。
郑森翻身下马,同样拱了拱手答道:“正是在下,请问阁下是谁?”
巡检答道:“小的乃是这风铃关巡检许宁,奉孙尚书之命在这里恭候大人多日了。”
郑森好奇问道:“孙尚书如何知道我要来此?”
许巡检答道:“孙尚书在接到陛下旨意,说他已下旨让您支援后,便已猜到您会来这里了。所以特让下官来此迎候您。”
孙传庭既然算到自己会来,那必然有办法让自己渡过河去:“太好了,既然如此还请许巡检为我寻个法子,让我渡过河去。”
许巡检摇了摇头说:“孙尚书说了,他让你回去,回登州去,留下有用之身,报效圣上。”
“什么?!”孙传庭竟然让自己回去?这点郑森是万万没有想到。
许巡检掏出了一封孙传庭的亲笔信,交到了郑森手上说道:“这是孙尚书让我交给您的。”
郑森带着心中疑惑打开了信封。这封信是这么写的:
“俨明贤侄敬启:
老夫孙传庭,乃大明兵部尚书。自领兵以来鲜有败绩。然,今被贼困于潼关之中,前进不得,亦退无可退。传庭当以死报先帝盛恩。
明俨贤侄,你我虽未相见。然,孙某与汝却相忘于江湖。自汝坐镇登州以来,孙某观之自觉相见恨晚。若非战事吃紧,本官定赴登州向汝讨教。
今战局已定,大势已去,天命昭昭,劫数难逃。孙某添为兵部尚书,断无抛弃兵将,独自奔逃之理。贤侄切莫枉费军力救吾。
老夫将与陕西将士,战死于此,为大明尽忠。还请贤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