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果然守信,店铺里已经搬空了,只剩下四壁和光秃秃的水泥地面。
陈晓军打量着这间临街的铺面,脑中迅速勾勒着火锅店的蓝图。
地理位置不错,人流量也还可以。
关键是,这个年代,火锅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尤其是这种有格调的。
他从随身的包里拿出纸笔,蹲在地上,刷刷点点地画了起来。
现在钱不够,不搞花里胡哨的。
没有复杂的装饰,线条简洁明了,以原木色和古朴的黑沉色为主色调。
每一桌之间可以搭建一个隔板,隔板顶上放花盆,保证客人的私密性。
厨房后台不能小,至少要有二十平米……
不多时,一张颇具后世“极简风”神韵的火锅店设计草图,便跃然纸上。
只是,一想到装修,陈晓军就有些头疼。
八十年代初,可没有什么专业的装修公司,包工包料一条龙服务更是天方夜谭。
看来,只能自己撸袖子上了!
但他一个人得弄到什么时候去,还是得找帮工。
他锁好店门,直奔附近的人才市场。
这个年代的人才市场,更像是一个临时的劳务集散地。
一群群穿着朴素的汉子、妇女,眼巴巴地等着活计。
陈晓军目光锐利,很快就锁定了一伙扛着泥桶、抹子,皮肤黝黑,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泥瓦匠。
他走上前,开门见山:“几位师傅,我有个铺面需要重新粉刷,活儿不难,就是刮大白,刷涂料,两天内完工,工钱好商量,你们干不干?”
为首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汉,放下手里的旱烟袋,打量着陈晓军。
“后生,你说说看,咋个给钱?”
“材料我包,你们只管出人出力,手艺好的,活儿干得漂亮的,每人每天二十块,今天就预付十块定金!”
“两天后活儿干完了,我验收满意,当场结清尾款!”
“而且,这只是个小活儿,后面我还有个更大的装修工程,要是合作愉快,优先考虑你们!”
陈晓军对这些朴实的农民工很有好感,可以说华夏的基建建设离不开他们。
每天二十块!
那几个泥瓦匠眼睛瞬间瞪圆了,如同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乖乖,一天二十,他们抢钱啊这是!
平常给大工匠干活,一天能有五六块钱就顶天了!
老汉激动得嘴唇都有些哆嗦,连忙追问:“后生,你……你说的是真的?!”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陈晓军从口袋里直接掏出四十块钱,拍在老汉手里,“这是四个人的定金,你们要是信得过,现在就跟我走!”
钱是最好的通行证!
几个泥瓦匠看着那崭新的票子,再无疑虑。
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扛起工具,满口答应。
“干,老板,您说咋干就咋干!保证给您弄得漂漂亮亮的!”
碰上贵人了,这活儿必须干好!
要把这活干好了,陈晓军要是还给他们介绍工资这么高的,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