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就推着那辆二八大杠走出了家门。
这倒不是说他刻意要省坐公交车那几块钱,而是他想骑着自行车去,顺便看看这一路上有没有什么好的钓鱼地点。
毕竟光靠那两个野河沟,可远远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毕竟,家里还欠着一屁股账呢。
直到三个小时过去,即将抵达金贝村的时候,林峰才下了车。趁着四下无人将之前系统奖励的米和面都取了出来,拴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至于那些点心和奶粉用塑料袋挂在了车把上,又把装着两只老鳖的铁皮桶挂在了车把的另一端。
林峰才再次登上自行车,继续向前进。
金贝村毗邻渤海,村民们大多以捕鱼为生。当然了,村子里也有专门的虾酱厂,很多年轻的妇女都在那里上班。
金贝村虽然只是个渔村,却也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也有一部分村民以种植板栗为生,日子还算过得不错。
刚到村口,他就见到了在信息交流中心担任高官的老头老太太,以及他们带着的小娃娃。
不过,他们的办公场所就有些寒碜了——村口电线杆子底下那两个平放着的大青石。
这个村子里99%的八卦,都是靠这些老头老太太传播的。可以说,他们为金贝村的信息传播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刚看到林峰,就有眼尖的小孩扯着嗓子喊道:“二爷爷来了。”
一些跟林峰一般般大的青年则是笑着挥手:“二表叔还没吃饭吧?走,一起上我们家吃点!”
相比那些孩子,他们的关系显然要亲近不少。毕竟,他们都是小时候一起尿尿和泥的玩伴。
村民们这么热情,林峰也从车上跳了下来,笑着跟他们打起了招呼。
他虽然不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叫什么,但是却知道自己在村子里的辈分可不低。
毕竟,他之前跟老妈一起来,很多年纪大的老头都要关于叫一声姑奶奶。
笑了笑,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系统奖励的华子,挨个地给这些老头分烟。
其中有几个识货的老头,接过香烟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哟,二表叔你这是发财了呀。都抽上这么好的烟了!”
“的确是好烟,闻着真香,这次真的是沾二表叔的光了。”
有几个老头不舍得抽,下意识的就把它别在了耳朵上。
看着林峰直摇头,无奈之下只能多给他们分了几根儿。
“这应该是你爸让你给你姥爷带来的吗?你就这么给他们分了,不怕回去挨揍啊?”
说话的是一个50来岁的男人,他的身材不高,穿着一件灰色的褂子。上面已经是补丁罗补丁了。
至于她本人,似乎是常年经过暴晒,他的皮肤黝黑,一脸的褶子。
只不过,没等他把话说完,林峰就有点不乐意了——这小二也他妈是你能叫的?
看没看见我左手边这位?人家都70多了,还得管老子叫一声二表叔。你比他小了那么多,管我叫小二?
这可真是婶可以忍,叔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