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美人离殇 (新书《我在阴间收集列祖列(1 / 2)

番外 美人离殇 (新书《我在阴间收集列祖列

乾元十一载,八月十五。</p>

在李瑄西征的第二个年头,长安城内,热闹非凡。</p>

天子不在,然中秋佳节,盛世欢乐必不可少。</p>

长安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特别是中轴的朱雀街上,通红的灯笼,与明月交相辉映。</p>

取销宵禁后,中秋节不再是贵族的节日。</p>

百姓用月饼向月神祈祷后,走到街道上,进行各种游戏。</p>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p>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p>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这首由至尊所作之词,已成中秋节的印记。</p>

也是酒馆茶肆中必有的旋律。</p>

在这花好月圆的日子里,一身素衣的杨玉环静坐在太真观的阁楼中。</p>

如水的月光斜照在杨玉环的身上,清冷之意顿生。</p>

岁月虽然在脸上留下痕迹,但她依旧有魅力。</p>

她的双眸,也有一种生死看淡的气质。</p>

“噔噔……”</p>

琵琶之音缓缓而起,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她藏进了深深的哀怨。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恰似寒夜中孤独的鹤唳,又似幽泉在冰下艰难地流淌。</p>

这不是中秋时的音调!</p>

但从旋律上能听出杨玉环弹奏的是李瑄的绝句《嫦娥》。</p>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p>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p>

这是她弹奏最多的曲调,勾起她的回忆,似是又想忘了一切。</p>

她不应该贪图那“不死药”。</p>

成为月宫中的仙子又有什么用?</p>

广寒宫冷,寂寞无伴。</p>

“玉真娘子的琵琶真好听!”</p>

一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在杨玉环弹奏完曲子以后,拍着手掌说道。</p>

“兰娘为何没有去朱雀街看热闹……”</p>

杨玉环询问这名叫兰娘的小女孩。</p>

兰娘在七八岁懵懂无知的时候,就被送入太真观,成为女道童。</p>

她不像别的女道士,虽然敬重杨玉环,却用耐人寻味的眼光看待杨玉环。</p>

是以,杨玉环与兰娘最亲近。</p>

“太真娘子不出太真观,兰娘也不想去……”</p>

兰娘是因为杨玉环不离开太真观,才没有和其他女道士一起出去玩耍。</p>

她想不通,为何太真娘子不愿意出去?</p>

“我是罪人,兰娘怎能和我一样呢?”</p>

杨玉环缓缓向兰娘回答道。</p>

她渡过数十次中秋。</p>

小时候在蜀地,少女时在洛阳。</p>

还有最复杂的长安……</p>

以落寞之族,嫁给寿王,一跃成为皇亲国戚,以及新婚燕尔……</p>

后来又被李隆基看上,寿王的沉默,加之为追逐更大的富贵,使她冲破道德。</p>

开元末期的时候,杨玉环与李隆基在太液池凭栏赏月,非常不尽兴。李隆基立刻令人在太液池西岸,建筑百尺高的望月台。</p>

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并不是最快乐的时刻。</p>

直到天宝二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出现在龙池边。</p>

文武双全,天下一流,让她不禁多看几眼。</p>

圣人田猎之时,猛虎出没,千钧一发之际。是那个少年挺身而出。</p>

在他膂力之下,猛虎如同玩物。</p>

那才华横溢的少年英雄,像是有吸引力一样,令她不可自拔……</p>

倾慕的种子,在那一刻悄然种下……</p>

最难忘的中秋节,无疑是他在万众瞩目下,写下《水调歌头》的那一夜。</p>

也是那个男子,创造了“东风夜放花千树”。</p>

又沉沦了无数“千百度”。</p>

杨玉环明白,她没有资格渴望“灯火阑珊处”。</p>

正如她对兰娘所说,她是罪人,是利欲熏心的人。</p>

她是红颜祸水。</p>

她轻信安禄山的花言巧语;纵容的兄弟姐妹,穷奢极欲,卖官鬻爵,鱼肉百姓。</p>

直接或者间接害死了无数平民百姓,数万士卒折戟云南。</p>

她不干涉政事,不残害忠良。</p>

但翻遍史书,找不到像杨氏一样的家族。</p>

她的纵容,酿成大错。</p>

圣人失去了江山。</p>

又成就了无上的至尊!</p>

她的兄弟姐妹身首异处,她不恨。</p>

她只恨自己!</p>

“才不是呢?罪人有官差看守,太真娘子怎会是罪人呢?太真娘子是最温柔的女人。”</p>

玉娘天真无邪,帮着杨玉环说话。</p>

善良温柔娘子,与罪人挂不上钩。</p>

“等再过几年,你就会明白。”</p>

杨玉环展颜一笑,将琵琶放在一侧,目视苍穹上的皎皎明月。</p>

?тTk дn ?c○</p>

天涯共此时!</p>

西征的人,是否会在这一刻举头望明月呢?</p>

“太真娘子,听说你以前帮助过至尊,这是真的吗?”</p>

兰娘忽然这么问杨玉环。</p>

这是她听其他女道士说的。</p>

至尊是传奇,至尊无所不能。连兰娘这种不谙世事的女道童,都对至尊的事情感兴趣。</p>

“至尊雄才伟略,我何能帮助?”</p>

杨玉环沉默片刻,向兰娘回答道。</p>

李瑄谋朝篡位,绝不是偶然。不是她一两句话,就能改变命运。</p>

假如没有李瑄。</p>

圣人要逃到蜀地,安禄山会打到长安,大唐就会灭亡。</p>

这是杨玉环的认知。</p>

是一种偏向至尊的主观感觉……</p>

“兰娘,至尊在抑制佛道的时候,宣告天下,任何十二岁以下入佛道者,勒令还俗。你是十二岁以下入道,随时可以还俗……豆蔻年华,不能在道观之中虚度。”</p>

杨玉环不想讨论这些事,而是转变话题,以长辈的口吻,向兰娘说道。</p>

她明白女道士在长安并不能让人敬重。</p>

兰娘聪明伶俐,长得漂亮。应该还俗,过几年嫁个好人家。</p>

而且兰娘这个年纪的少女,明显没有慕道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