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进步了(1 / 2)

进步了

余心姚,老朋友了,能够说顾陆在界的名气起于他。</p>

他对小王子的评价极高,当然对《冰菓》也是有批评的,哪怕当前这本被誉为顾陆半自传的作品,国内销量三百多万册,霓虹销量破百万,余心姚仍旧不认可。</p>

再交代一番余心姚动笔的背景——</p>

《人民》杂志并无专栏一说,而余心姚身为国内,并不是单纯diss人和夸奖人就能刊登的。</p>

省略前面很长一段的分析,只截出关键部分。</p>

[顾陆通过变形、异化、面孔化、反异化等手法,将故事进行虚构和荒诞化,罗兰·巴尔特称之为“催化”,通过这种剥离现实的描写,把握故事的发展和走向,现实和不现实融合,形成了“整体荒诞与细节真实”的辩证统一关系。</p>

所有荒谬的手法都是为了展现血淋淋的真实,而所有的真实又都旨在揭示时代的荒诞。</p>

无论是写作技巧上的从荒诞到真实,还是写作意图上的从真实到荒诞,都是顾陆通过强烈反差引发读者对社会历史思考的导向技法。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认为:重要的不是活的最好,而是活的最多。因此,很难说究竟怎样是活的最好,而“多”即丰富性,成为了衡量生活的一种标准。衡量顾陆刊登的八篇小说,并不是在真实生活中进行找寻,而是在一篇篇故事中寻找生活的想象性……]</p>

看着费神的言论,差不多就行了,后续关于这几篇语言风格的分析,就大致略过。</p>

余心姚认为是达到幽默的最高境界,即鲁迅先生的“吐他半口闷气”,萧伯纳的“笑中带刺”。</p>

末了,余心姚还在结尾处进行安利。</p>

[四期八篇中最让我惊喜的是本期连载的《穿墙记》,主角杜蒂耶尔偶然发现自己有穿墙本领,他从恶作剧到作恶,最后把自己永远困在了墙中。</p>

如果把《穿墙记》单纯当作一篇奇幻故事,这篇文章一点都不难读懂,但只有抓住顾陆隐藏其中的真正话语,作品才会让读者肃然起敬。从表面看,这是主人公杜蒂耶尔从发现自己拥有穿墙的本领,意外困墙中的悲剧故事。但读到“杜蒂耶尔好像铸在了墙心里。直到今天,他的躯体与石墙依然化为一体。”才蓦然发现故事的核心……</p>

这系列作品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以神话故事作为依托的背景,同样的荒诞与真实揉合的方式,来反应二十世纪初的华夏。</p>

顾陆的系列作品是新时代的故事新编,若有人对我的评价有疑问,那么就请去看《穿墙记》,你会同意我的看法。]</p>

从这个评论就知道,为何埃梅是法兰西二十世纪短篇第一了,明明他是写的二十世纪的法兰西,但拿到二十一世纪的华夏,仍旧认为是在反应现状。一如《多重乌龟》中,现代都市男女要习惯孤独的主题。</p>

经典作品就是这样,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开创新,如同《十日谈》不了解背景看,会觉得什么辣鸡作品,就这还名著?但它是欧洲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为意大利散文和短篇打下基调。</p>

二类是对人性和社会有一针见血的描写,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镜子,《故事新编》和《埃梅短篇精选》就如此。</p>

当然也有两者结合的,那基本会被抬上教科书。</p>

余心姚的影响力不用多说,他的极高评价,瞬间在文坛引起轰动。而且是比数年前“夸奖小王子”更大的热议,因为当下顾陆已是国内最著名的作家之一。</p>

拿顾陆和鲁迅比,你开什么玩笑?!</p>

《穿墙记》可比《故事新编》,你是在说笑吗?</p>

了解鲁迅先生的都知道,故事新编是十分特殊的作品。</p>

有人没去看就直接开骂,说余心姚老眼昏花。</p>

更多人还是去看了,抱着“我就要看看,穿墙记有什么精彩之处,担得上如此高的评价”的心态。</p>

即使抱着先入为主的敌视,也被征服啊!</p>

穿墙记是埃梅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地球上法兰西演员让·马莱为纪念埃梅而亲手雕刻的一尊铜像,这是作者影响力。而埃梅故居的楼侧的高墙,有一个人伸着一只手臂,有半个身子探出,那就是永远地被困在了墙心的杜蒂耶尔,这就是作品影响力。</p>

这篇作品被欧洲翻拍改编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有这么好!</p>

“顾陆……我也想写出《穿墙记》这样的作品。”</p>

“看之前:余心姚老师收钱了吧。看之后:余心姚老师夸得还是太保守了。”</p>

“最近顾陆好像是在网上写武侠小说,有人说他的文笔是溢出的,如果认真写,可能能成就比肩金古绝的新作。抱着这个心思再看看穿墙记,确实溢出太多了。”</p>

“一直认为顾陆是一名通俗作品的天才,哪怕有着外交三部曲,通俗叙事的典范之作。原来我是一叶障目了,顾陆沉淀五年的作品,早已变得如此深邃。着实让我大开眼界。”</p>

“明年的鲁迅奖,顾陆应该能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p>

等等讨论。</p>

西北圈销声匿迹了。</p>

当然对那个圈子来说,严重的不是销声匿迹,而是说风凉话的晨小龙等作家,被《人民》编辑部记恨上了。</p>

有些话可以私下说,也可以当面说,因为只要你没艾特我,都可以当没听见不知道。但不能闹得满世界都在讨论。</p>

现在你阴阳怪气顾陆以及人民的事,满世界都知道了,除非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否则这辈子都难以再登上人民一系的刊物了。</p>

上其他刊物的难度也会增加。毕竟谁也不喜欢声音特别大的民众。</p>

“我是不是应该拜访一番余老师?”顾陆心想。</p>

上次想拜访是几年前,届时让简叔当中间人帮忙介绍。得到的回复是:批判家应该和作家保持足够的距离。私交关系好与坏都会让评价失去客观性,失去了客观的评论,只是情感喧嚣,没有任何作用。</p>

好像很有道理,顾陆就打道回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