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好耀眼,谁在装逼?(1 / 2)

好耀眼,谁在装逼?

“等等,你是说……颁奖嘉宾是顾陆?”靳西楠连忙问。</p>

“也不算是颁奖嘉宾吧,因为顾陆本来就是活动的评审。”我们社的社员解释,“一等奖肯定要最出名的评委颁,自然是顾陆。”</p>

领奖她真没兴趣,只要奖金到位就行,毕竟一个学校社的奖项,都写不进简历里。</p>

可若颁奖嘉宾是顾陆,那就不同了,尽管还是写不进简历,但是能让她心情愉悦啊。</p>

“其实我的实习工作也不是那么忙,”靳西楠马上说,“既然社团如此正规,如果本人不到场,好像就是不给面子!这个面子我一定要给!”</p>

我们社社员也不傻,明显知道是听到顾陆的名字后才改变主意,心中感叹,顾陆在九零后中间的影响力还真大。</p>

“那太好了,我挂断电话后就把整体流程用微信发给你。具体获奖感言,还有北大新闻社的采访,都需要沟通。你的手机号就是微信号吧?”社员没戳穿,顺着往下说。</p>

还要采访?获奖感言?靳西楠可是国际级的退堂鼓表演艺术家,此刻她又想表演了。</p>

“咳,好的。我等着通过好友。”靳西楠说。</p>

两人也没闲聊,本来此前也不熟悉。社员在挂断电话之后,就发了文档过去。</p>

确实整得正规,还有李亮平老师代表学校进行讲话,社长夏骁讲话,还有获奖者发言稿的“建议”。</p>

要感谢我们社的活动,夸奖两句。靳西楠知道这是应该的,毕竟拿了奖金捧两句也是人情世故。</p>

只是……真的好麻烦!</p>

“顾陆大神啊顾陆大神,我为了从你手上领奖奖状,可是遭老罪了!”靳西楠这样想着。</p>

她今日下班回到家里(四九城地道人),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三个版本的小王子。是拿典藏版去要签名,还是精装版呢?</p>

典藏版的塑封都没撕开,签名肯定要撕开,毕竟签塑封上就太神金了。可靳西楠又有点舍不得,精装版和普通版,都有点年头了。</p>

好像最近发行了五周年纪念款……靳西楠赶紧去买本新书。</p>

要说一点的是,今日浙外的富院长也购买了一本五周年纪念版的《小王子》。</p>

相比之前的版本,内容上肯定没区别,但纸张更好了。当前都是这样,纸张和印刷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贵。好比富院长手里的这本,86元一本。</p>

富院长在浙外学生之间,被取的外号叫“富大款”,倒不是穿金戴银,主要是他走路带风,再加上发型,就很像暴发户。</p>

但他是大运河等城市、乡村旅游方面的专家,还兼任华夏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绝对是学术性人才。</p>

走路生风,很快,他回到车厢里,打开了5周年纪念版《小王子》。</p>

“也有新东西,居然要来了插图的草稿。”富院长随意翻了几页,发现了末尾有很多草稿。</p>

“顾陆非常明显的不会作画,但同时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所以一点点把插画画成了现在的样子。”富院长感慨,“当时动手晚了。”</p>

几年前,有过提议要特招顾陆,不过后来提议没通过,就不了了之。</p>

说说为什么富院长会突然跑来买书,也是昨天收到了北大发来的学生交流团名单,里面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顾陆!</p>

浙外组建如此一个大型活动,肯定也是要扩大学校影响力,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p>

顾陆参加,对其他学生不是降维打击吗?可富院长也没法拒绝。</p>

“太不讲道理,一点也不给外国学生们留活路。”富院长同意之余,也提出要求,华夏学生领队还是按原计划来。</p>

原计划是浙外的大四学生费海。</p>

费海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同学,还没毕业就跟着教授参与了“英国短篇翻译计划”,翻译一些英国出彩的短篇。因为不比得爱伦坡这类名气很盛的作家,大部分的英国作家作品都是没翻译的。</p>

对于富院长的要求,北大非常顺畅地同意了。</p>

毕竟按照龚校长和阮副校长的说辞,本来不想动用顾陆的,但顶不住后者自己想参加。</p>

“主动”参加国际学生文化节的顾陆,写作也非常顺利。</p>

下午要去陆教授那边,就上午刷刷码字。</p>

共有五六千字的短篇。</p>

是的,《步行九英里》是真正意义上的短篇。</p>

“还原得差不多了,还好看过,非常多变,印象很深刻。”顾陆双手离开键盘,松一口气,真的太累了。</p>

再次瞧着《步行九英里》,无论看几遍,这故事都非常好。地球上在eQmm年度评选中赢得了最佳故事奖。连以逻辑推理见长的埃勒里·奎因也表示非常欣赏,甚至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步行九英里)是我们所发表过最棒的故事之一”。</p>

当然,细节方面进行了一点修改,你瞧这凌乱的桌面就知道了。</p>

电脑桌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种是“井井有条”,哪怕摆着很多物件,也井条有序。另一种杂七杂八很混乱。顾陆属于后者,电脑桌有一摞托尔斯泰的作品,有一张地图,还有两个耳机,还有水杯、手机支架、镜子等。</p>

地图是托达教授弄到手的,比较详细,具体到乡镇的法兰西地图。</p>

步行九英里原故事背景是英国,顾陆改成了法国,从地图上找到切切实实的地名。距离还有方位都能对应上,你看看,这不就有法兰西元素了吗?</p>

再加上把主角设定成喜欢意餐的性格,意呆利元素也齐活。</p>

把地图收起来,卷地图的时候,就突然感觉桌面很乱。顾陆是这种性格,间歇性的爱整洁。耗时半小时,电脑桌面变得整洁!毫无疑问至少能够坚持一周。</p>

“这次我至少能保证整洁一个月。”顾陆高看了自己。</p>

拿起手机,瞧了一眼绿泡泡,有三条新消息。</p>

给贾须和刘勇,回复了oK的表情包。</p>

昨天顾陆看完《杂货铺》,真心感觉还不错,讲述了四五个互相不认识的人,因为都会光临杂货铺,所以产生了为数不多的交集。</p>

故事之间的映照联系强一点,甚至可以投杂志。故事正题基调还是积极向上,普通生活中的普通人,也是很努力的。</p>

投《青年文摘》完全没问题。</p>

[顾陆: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失败呢。放心,如果你被拒稿了,我就让你请我吃饭。]</p>

宽慰了李古圆两句,顾陆就饿了,煮了点速冻水饺。</p>

必须说一说!这水饺,不是外面买的,而是顾陆在上个月买饺子皮和肉馅,自己包的。当时是端端正正的放到急冻室。</p>

也不知道是否是错觉——“感觉好像还没速冻食品好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