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没多一会,菜相继上桌了。</p></p>
大菜有刨猪汤、双拼的干锅和毛血旺。</p></p>
小荤也有几个肉菜。</p></p>
再加上基本都是女生,完全足够的。</p></p>
“老板,这个菜,我们没上吧。”赵娟指着最后端上来的盘子。</p></p>
“刚才我炒菜听说了,这位是顾陆,写《小王子》那个对吧。我姐姐的孩子,非常喜欢这本书。他要是知道,顾陆来我这吃饭,肯定会羡慕。这个爆炒腰花是我的拿手菜,是赠送的。”老板李素说。店里来了大作家,他高兴。</p></p>
顾陆也是刷脸成功,赶忙出言感谢老板。</p></p>
一顿饭吃到末尾时,欢乐的气氛就开始消散了。</p></p>
因为离别总是伴随着伤感的。</p></p>
但酒席终将散去,赵娟去买单。</p></p>
“娜娜姐,一会你和我一起把同学们送回去吧。”周琳开口。</p></p>
“啊?噢噢,没问题,这方面我有经验。”陈娜好像明白了,她感觉周琳是个好人。</p></p>
于是,等赵娟买单回来,门口也就只剩下顾陆了。顾陆也明白,这是故意留着他和赵娟相处的。</p></p>
他看着店老板李素,还以为要合个影什么的,毕竟送了菜。但人家压根没提这茬,就是高兴了。</p></p>
两人就随着小路往前走走。</p></p>
走了好几分钟,虽然都没说话,也不怎么尴尬。毕竟小路也是安静。</p></p>
“好久不见,你长高了啊!”赵娟开口比划着,她说,“我都要仰望了啊。”</p></p>
这个高肯定不单单是身高。</p></p>
更准确是指顾陆的名声,一出现就是万众瞩目,连素不相识的老板都主动送菜。</p></p>
顾陆突然驻足不前,又蹲下,仰头看着赵娟,“那现在呢?是我仰望伱了。”</p></p>
赵娟被逗笑,然后认真说,“赶快起来,作为老同学肯定是想你越高越好,最好是比所有人都高。”</p></p>
非常轻松的能分辨出语气,赵娟的祝福是真心的。</p></p>
“我长那么高干什么,又不是姚明,要代表国家出战。”顾陆说。</p></p>
“那我也希望你长得很高。”赵娟都把手挥到天上去了,“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p></p>
顾陆说,“那我也希望你强硬一点。不要别人一有事情求助你,你就不知道拒绝。”</p></p>
“上次的事情之后,我改了很多,真的!”赵娟马上说。</p></p>
“我相信你,其实我挺佩服你的,很无私。”顾陆说,“我是没办法和你一样当志愿者,又帮人。”</p></p>
“也没帮什么大忙,我妈告诉我。相由心生,帮人帮多了,会变得很漂亮,心情也会好。”赵娟说。</p></p>
是这样吗?顾陆不置可否。</p></p>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从小路走到了大街上,然后走到了街口。</p></p>
本来顾陆是想把赵娟送上车的,但后者死活不同意。</p></p>
“今天好歹也是我请客的,客随主便客随主便。”赵娟说。</p></p>
然后赵娟就把顾陆送上了出租车。</p></p>
直到车辆沉入车辆穿梭的马路,赵娟才收回目光。</p></p>
……</p></p>
离别宴之后好几天。</p></p>
“薛副主编,我们一会要聚餐,你要去吗?”</p></p>
新锐阅读杂志编辑部,新入职没多久的王编辑过来询问。他二十六岁,不修边幅,发型取决于晚上睡觉的姿势。</p></p>
实体出版行业整体萎靡的情况,《新锐阅读》改革的成功,以及打擂台机制,让内部和外部都充满活力。</p></p>
是极少数,不仅裁编辑,反倒扩招编辑团队的杂志。</p></p>
“一会?”小薛瞧瞧时间,“还早啊,你们去吧,我把私稿审核完。”</p></p>
当前已经五点五十多了,他们是准备下班了。</p></p>
但顶头上司不下班……王编辑迟疑了,他和同事们隐匿的交换眼神。</p></p>
要不要也留下来应付?“哦,你们要去吃,要聚餐什么的不用等我。”小薛说,“我一般吃饭时间也是八九点。况且我是自愿加班,不用管我。”</p></p>
这话听着就像假的,他虽然初入职场也不会把客气的话当真。王编辑头发一甩,连忙摇头,想开口说自己也自愿加班。但话未说出口就被旁边的同事拉住。</p></p>
“你们要好好休息,”小薛说,“你们是杂志社的未来。今晚少喝点酒。”</p></p>
小薛提醒之后,就低头准备看私稿。</p></p>
多当两年责编,肯定就会有私稿。因为和作者打交道久了肯定会熟悉,只能说私稿质量是有高低起伏的。小薛私稿质量的天花板是华夏第一学生作家。只可惜转型了,再也不动最初起家的惊悚灵异了。</p></p>
“那薛主编我们走了”、“薛主编也要注意身体”、“那我们就先走了”……</p></p>
说着,新入职的王编辑被同事们拉走。</p></p>
直至离开写字楼,发型和表情一样呆滞的王编辑,才不理解的询问,这样会不会被穿小鞋。</p></p>
“兄弟你刚来公司没习惯,我问你,你什么时候瞧见薛主编比我们先走了?”</p></p>
王编辑上班已有两周,仔细一想,好像是真没有。</p></p>
“别想了,肯定没有。”同事说,“我们编辑部,薛副主编永远是最晚一个离开。公司的大门都是薛主编琐的。”</p></p>
“是啊,我记得社长都让薛主编少加点班。但根本没用,一点也没用。”</p></p>
“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我虽然不喜欢他做什么都跟打鸡血一样,当工作方面我是绝对服气的。”</p></p>
闻言,王编辑大受到震撼,不自觉的问出一个问题,“薛编辑是我们杂志老板的私生子吗?”</p></p>
“应该不是,薛主编说过。上司不升职,你怎么升职。所以董副社长你知道吗?好像就是被薛主编推上去的。”</p></p>
小薛绝对是年少有为,29岁的副主编,在编辑部这类生态圈按资排辈严重的地方,绝对是很拔尖。</p></p>
是哦,有道理,王编辑感觉自己要向薛主编学习。</p></p>
嗯,就从明天开始吧!</p></p>
一个小常识,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一旦不是立刻开始,而是某某时刻开始,已然输了一半。</p></p>
努力的人运气不一定好,但机会来了是能接住的,就好像是仍旧在编辑部奋斗的小薛。</p></p>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