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猜测,“不会是郑楷安吧?”
“哎哟,表弟真是料事如神。”林致远激动的拍大腿,“我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两名考生羞辱郑楷安。
他骨头轻,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反正话里话外,都在为王志辉抱不平。”
王志辉是翠山书院的老二,又是王家最有出息的孙子,身后自然有一帮‘小弟’为他鸣不平。
就算王家什么都不做,也会有人找郑楷安的麻烦。
“你是不知道,郑楷安连个屁都不敢放。”林致远十分幸灾乐祸,还想到了个好主意,“表弟,顾舟的画技好像还可以,要不我们请他帮忙,把这事画下来?”
沈淮嘴角微扬,“我有更好的主意。”
“什么好主意?”
“很简单,将此事透露给郡城那帮考生,我相信他们很乐意帮忙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
何况,郑楷安为了出气,不惜‘认’王志辉为‘大哥’,让其给沈淮下‘战书’,比斗上又那么不要脸,不知多少人鄙夷他。
只要小小操作一番,就够郑楷安受的了。
“哈哈,还是表弟会借力。”
“你们在聊什么这么开心?”
就在这时,方启贤、陶行简、许仪章几人,从屋外走进来。
“淮弟,我们正要去找你对答案呢。”许仪章走到沈淮旁边,见他还没吃完饭,说道,“你们先用饭,我们去外面等你们。”
几人来到凉亭。
方启贤动手泡了一壶茶。
其他人坐在位置上,一边闲聊一边等待。
片刻后,沈淮和林致远来了。
沈淮见他们面前都压着答案,不禁挑眉道,“诸位兄台,我的答案,并非百分百正确。”
“沈兄,你就当是一场讨论便好。”赵勋说着,一把将沈淮按在位置上,“第一场和第二场,我们几个的答案差不多,第三场差异最大,我们讨论第三场的策问就行。”
接着,一纸答案直接塞进沈淮的手中。
沈淮有些哭笑不得,“真是怕了你们。”
其余几人‘得逞’的笑了笑,随后也将手中的答案递到沈淮面前。
经爹翠山‘比试’,他们都知道,沈淮的才华远远在他们之上。
虚心请教,才能更上一层楼。
“你们何时准备的?怎么不叫我?”林致远目光扫过前面几人,“你们都默了答案,就我一个人没有。”
方启贤坦荡道,“我们醒来时,你跟淮弟还在睡觉。”
好叭!
林致远闭嘴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么能睡。
睡了一天一夜外加一个大上午。
沈淮快速阅览手中的答案。
过了许久,他才开口道,“既然是讨论,那我就直说了,经济策论题中的‘常平法’和‘义仓法’,大家第一反应是赈灾用的。
但这道题的本质是通过这两种办法,如何实现平衡谷价、保农安民、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侧重天灾洪涝之后的救济措施。
你们看陶兄这篇,救灾篇幅占了大半。
还有赵兄这篇,也偏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