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兄不妨说来听听。”
陈观假装‘咳’了一声,凑到沈淮耳边小声叭叭。
沈淮这才知道,那姑娘是镇长家的侄女。
具体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等陶行简他们聊完,沈淮和小魏夫子才过去敬酒。
又是一阵寒暄。
魏渠和王宇川想跟陶行简聊两句的,可惜他太忙了,直到散场,他们也没能说上几句话。
回到镇上,王宇川问沈淮,“你什么时候去县学?”
“过几天吧。”沈淮知道他们想问什么,说道,“放心,我去县城的时候,一定会去学堂跟你们说一声的。”
“可恶,我为什么不上榜啊。”王宇川跺脚,“要是我能上榜,我们就不用分开了。”
沈淮乐了,“那你们明年争取上榜,我在县学等你们。”
“沈淮。”魏渠不舍的拉着沈淮的手,“你家建了新房,是不是以后就很少回龙溪了?”
“不会。”沈淮表示,“我爹我娘还有我爷爷奶奶都在万秀村,县城的宅子,只是方便我有个落脚而已,县学休沐了,我还是会回来的。”
“就怕你休沐回来,我们又不得休沐。”魏渠愁着脸,“要是府试的时候,我们能进前十就好了,这样我们就能一起进县学。”
可惜没有如果。
他和王宇川过府试,是因为运气好。
“县学的名额,每年都不满,除了考进去,应该还有别的法子吧。”沈淮犹豫了一下,“要不你问下你舅舅?”
“我跟我舅舅说了。”
“我也跟我爹说了。”王宇川眨眨眼,然后将食指压在嘴唇上,‘嘘’了一声,示意他们不要出声。
沈淮笑了,“希望顺利。”
“一定顺利。”
三人在街头各自分开。
回村的路上,沈七刀开口,“魏舅舅门路广,只要出手大方,应该不是问题。”
“若是进了县学,能考上秀才,也挺划算的。”
沈淮觉得,走后门并不丢人。
若是走了后门,能考上秀才,何乐而不为呢?
要知道,在青萍县这种落后小县,考上秀才就是光宗耀祖的存在,不管是父母还是族人面前,你都有很高的话语权。
出去还很受人尊重。
便是衙役小哥进村收粮税,都会客气两分。
如果村中出一个秀才,不止家里沾光,同村的人都能沾到光。
去到外面,说自己是某某的同村,别人都会高看你一眼。
沈七刀听言,意外了一下,“爷爷还以为你会看不起走后门的呢?”
“爷爷,能走后门也是一种能力。”沈淮说,“魏舅舅有钱,又有两位秀才族人,魏渠想进县学,恐怕比王宇川容易。”
小魏夫子跟知贤学堂的夫子关系不错。
还有那天小魏夫子跟李教谕和方教授聊天来看,他们是认识的,只是关系如何不清楚。
另外,魏家学堂今年考中两位秀才。
只要中间有熟人牵线,再表示表示,应该问题不大。
“爷爷,说实话,要是我们家能走后门,我也想走后门。”
捷径能让你少走弯路,距离成功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