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还是挺专一的,宫里就宣神谙和越妃两个人,她住永乐宫,越妃是长秋宫,还有一个刘美人是五皇子生母。
是文帝一次醉酒意外发生的关系,她是皇后需要帮他善后所以安排了住处。
她的后宫可不允许狗仗人势,克扣月例的事,哪怕是当时她心术不正,但是稚子无辜,宫里也不是养不起一个妃子。
文帝把她冷落一段时间,自己就会识趣了,不需要她非得对付她。
宣神谙对文帝没情,所以平时在他面前装温柔贤惠,和他相敬如宾,其他时候都用在教导子女。
她不想孩子鼠目寸光,不知人间疾苦所以在他们小时候也会带他们游历民间,去做些慈善。
尤其是小五,因为是文帝登基后有的孩子,所以对她很是宠爱。
宣神谙允许自己的孩子娇纵,但是不能跋扈,至于面首她喜欢养了又如何,她对于这点其实很无所谓,但是你要自己不被人察觉诟病,那才是你的本事。
针对几个孩子她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大女儿情商低,她日常就引导性的陪她聊天,会告诉她这样说话不对,会教她如何高情商回答。
二儿子比较莽撞,那就让他去军营好好操练,平时也会多教他兵法,既然有精力没地方用,那就多在军营操练操练吧。
老五跋扈,把人命不当人命,就多去感受感受人间疾苦,多带她去宫外幼育院做做慈善。
大儿子是储君,过于优柔寡断,宣神谙对他的教育上费的心力会更多。
她会直截了当的让老大感受到,他犹豫选错了的后果,会给别人,或者百姓,甚至自己造成的麻烦和后果。
接受不完美的结果,只做可行的结果,而不是非要选最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