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按下瓦岗那风云变幻的局势不提,单说这大业天子杨广。此时天下已然乱象丛生,义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烽火在大隋的版图上熊熊燃烧,可这一切竟都未能让这位天子警醒分毫。
扬州的行宫内,奢华依旧。雕梁画栋间,丝竹之音袅袅不绝,舞姬们身姿婀娜,在宽敞的大殿内翩翩起舞。杨广高坐于龙椅之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美玉,眼神中透着几分自得与傲慢,似乎外界的动荡于他而言不过是无关痛痒的尘埃。
“陛下,如今各地义军蜂起,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调兵平叛,稳固我大隋江山啊。”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出列,声音中满是忧虑。他看着杨广,眼中带着期盼,希望这位天子能重视眼前的危机。
杨广却眉头一皱,不悦道:“区区草寇,何足为惧?朕的大隋铁骑,天下无敌,待朕三征高句丽归来,再将这些逆贼一网打尽!”说罢,他将手中美玉往案几上一放,发出清脆的声响,震得周围的大臣们心头一颤。
原来,杨广心中仍执念于三征高句丽。在他看来,前两次征高句丽失利,是奇耻大辱,唯有彻底征服高句丽,才能彰显他的天威,成就他的千古霸业。于是,一道道诏书从扬州行宫发出,如雪花般飘向大隋的各个角落。
征兵的告示贴满了城镇乡村的大街小巷。年轻的男子们看着告示,满脸愁容。家中父母苦苦哀求,妻子泪眼婆娑,可在官府的逼迫下,他们也只能无奈地收拾行囊,告别亲人,踏上前往军营的道路。一时间,哭声、哀求声在大隋的土地上此起彼伏。
“儿啊,你这一去,何时才能回来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拉着儿子的手,泣不成声。
“娘,您放心,儿子会平安回来的。”年轻男子强忍着泪水,安慰着母亲,可他的眼神中却满是迷茫与恐惧。
除了征兵,粮草的征集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地官府为了完成任务,对百姓横征暴敛。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年的收成,被官府强行征收,家中顿时陷入了困境。有的人家甚至连来年的种子都被夺走,百姓们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