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隋帝杨广到达太原郡(1 / 2)

苏定方演义 公孙楚骏 2758 字 23小时前

隋帝杨广的车驾浩浩荡荡,一路扬起滚滚烟尘,向着太原郡进发。这一日,终于抵达了太原郡的地界。太原郡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天子的风采,然而在这热闹喧嚣的表象之下,却隐隐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微妙的气息。

书接上回,郡马柴邵心急如焚地来到唐国公府,想要看望岳父唐国公李渊和岳母窦夫人。他脚步匆匆地迈进屋内,一眼便瞧见了苏烈。苏烈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正与众人交谈着。柴邵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连忙快步上前,热情地打招呼道:“苏大哥,一向可好?小弟这厢有礼了!”说罢,便要行大礼。

苏定方赶忙伸出手,轻轻相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说道:“贤弟不必如此客气,咱们都是自家兄弟。”

就在这时,唐国公李渊开口问道:“嗣昌,就你一个人来的?平阳呢?”柴郡马说:平阳说过几天来看望岳父岳母,提及平阳郡主,李渊眼中满是关切与疼爱。此时的平阳郡主,虽尚未成为日后威名赫赫的平阳公主,但已然初露锋芒,她师承风尘三侠中的红拂女张初尘,武艺高强,聪慧过人,是这世间不可多得的奇女子。

柴邵微微欠身,恭敬地回道:“岳父大人,平阳她……”话还未说完,只见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大步走了过来。他们见到柴邵,纷纷拱手行礼,齐声说道:“姐夫。”

柴邵连忙一一回礼,脸上带着几分谦逊的笑容。寒暄过后,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却显得有些凝重。

“如今隋帝杨广亲临太原郡,这宇文化及又一直对咱们心怀不轨,咱们可得小心应对才是。”李建成微微皱着眉头,语气中满是忧虑。

李世民目光如炬,神色沉稳地说道:“大哥所言极是。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也不必过于担忧。只要咱们行事谨慎,多加防备,谅那宇文化及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李元吉则是满脸的不屑,哼了一声道:“怕他作甚!若是那宇文化及敢来挑衅,我定叫他有来无回!”

苏定方微微摇头,开口说道:“元吉兄弟,切不可轻敌。宇文化及此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我们还是要从长计议。”

众人正说着,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声。柴邵心中一紧,站起身来道:“我出去看看。”说罢,便快步走出了屋子。

只见府门外,一群身着铠甲的士兵正整齐地排列着,为首的一名将领走上前来,对着柴邵行了一个军礼,说道:“郡马爷,陛下有旨,宣唐国公即刻入宫面圣。”

柴邵心中一惊,他知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他转身回到屋内,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众人。

李渊面色平静,微微点头道:“我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说罢,他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冠,目光坚定地说道:“我这就去面圣。”

李世民连忙说道:“父亲,孩儿陪您一起去。”

李渊摆了摆手道:“不必了,你们都留在府中,千万不可轻举妄动。”说罢,便在那将领的带领下,离开了唐国公府。

府内众人皆是忧心忡忡,坐立不安。苏定方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索着应对之策。柴邵在屋内来回踱步,心中挂念着李渊的安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也是一脸的焦急,他们深知此次李渊面圣,必定是危机四伏。

而此时,在太原郡的另一处,宇文化及正坐在书房中,脸上挂着一丝阴险的笑容。他的谋士站在一旁,低声说道:“大人,李渊此番面圣,必定是凶多吉少。只要他一倒,这太原郡便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

宇文化及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说道:“哼,李渊,你今日便要为你当年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了!”

夜幕渐渐降临,唐国公府内一片寂静,唯有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芒。众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李渊的归来,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始终不见李渊的身影。

就在众人几乎绝望之时,忽然听到府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众人心中一喜,纷纷站起身来,向着门口跑去。只见李渊在几名侍卫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进来。他面色苍白,脚步虚浮,显然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父亲!”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连忙上前,扶住了李渊。

李渊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担心。他走进屋内,坐在椅子上,微微喘了口气,说道:“今日真是好险啊!那宇文化及在陛下面前对我百般刁难,幸好我早有准备,才勉强应付过去。”

众人听后,皆是松了一口气。苏定方开口问道:“唐国公,那杨广可有什么旨意?”

李渊微微皱眉,说道:“陛下命我三日后在行宫设宴,款待他和随行的大臣。这恐怕又是宇文化及的阴谋,他必定是想在宴会上对我不利。”

众人听后,皆是面色凝重。柴邵说道:“岳父大人,既然如此,我们不如……”

还未等柴邵说完,李渊便摆了摆手道:“不可。若是我们抗旨不遵,那便是给了宇文化及把柄。我们只能见机行事,多加小心了。”

众人皆是点头称是。此时,窗外的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然而在这看似宁静的夜晚,却隐藏着无尽的危机。太原郡的局势愈发紧张,一场生死较量即将在这小小的郡城中拉开帷幕,而众人的命运,也将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中,被彻底改写……

在唐国公府那略显古朴却不失威严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李渊神色严肃,目光依次扫过柴邵和苏烈,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沉稳:“嗣昌,定方,你们二人近来可千万不要出去乱走动。上次长安之事,想必你们心里都清楚。嗣昌,你就是那七煞之一吧?”李渊的语气虽平淡,但这话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柴邵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不过很快便恢复了镇定,轻轻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明白,有些事既然已经做了,便无需隐瞒。当初参与“七煞反长安”,对抗宇文化及的恶行,他从未后悔过,只是没想到如今会在这样的情境下被岳父提及。

苏烈闻言,神色坦然,大步走过来,双手抱拳,身姿挺拔如松,朗声道:“李叔父,这事和柴贤弟无关。宇文枋是吾杀的。”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毫无惧色,仿佛在诉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他心中,杀宇文枋是为了正义,为了那些在宇文化及权势下受苦的百姓和被打压的江湖豪杰。

李渊看着眼前这两个年轻人,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既欣赏他们的勇气和正义,又担忧他们的冲动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灾难。如今的局势已然十分微妙,隋帝杨广即将驾临太原郡,而奸臣宇文化及一直对自己心怀不轨,正虎视眈眈地寻找着机会来陷害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柴邵和苏烈的身份一旦暴露,无疑会成为宇文化及手中的把柄,成为攻击李家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