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李密献三策(1 / 2)

苏定方演义 公孙楚骏 1068 字 23小时前

大业九年,天下风云激荡,乱象丛生。大隋的统治看似稳固,实则暗流涌动,各地反隋势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此时,李密,这位心怀壮志、谋略过人的谋士,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他将改变时局的关键一票,押在了杨玄感身上。

李密,出身贵族,却因不满隋朝的统治,早早投身反隋大业。他辗转各地,结识了不少英雄豪杰,也看清了隋朝的腐败与百姓的疾苦。当他听闻杨玄感在黎阳起兵,便毅然前往投奔,决心辅佐杨玄感成就一番大业。

杨玄感,乃隋朝权臣杨素之子,本是隋朝的贵族,却因隋炀帝的猜忌和打压,对隋朝心生怨恨。他见天下百姓苦隋已久,便在黎阳起兵反隋,一时间,四方响应,义军如潮水般涌来,迅速壮大。

李密来到杨玄感军中,杨玄感早已听闻他的大名,亲自迎接,待为上宾。二人促膝长谈,李密向杨玄感献上了三条计策,每一条都切中要害,直指隋朝的命脉。

“将军,如今之计,上策莫若长驱直入,袭取关中。关中乃天下之根本,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能占据关中,便可凭借山川之险,养精蓄锐,号令天下。届时,四方豪杰必望风归附,大业可成。”李密目光炯炯,神色坚定地说道。

杨玄感微微点头,示意李密继续说下去。

“中策则是率军直取洛阳,洛阳乃隋朝东都,天下重镇。若能攻克洛阳,便可动摇隋朝的根基,振奋天下反隋义军的士气。然而,洛阳城高池深,隋朝必然会调集重兵来援,届时,我军将陷入苦战,胜负难料。”李密微微皱眉,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那下策呢?”杨玄感急切地问道。

“下策便是攻打附近的城池,如信都郡等地。这些城池虽小,但防守薄弱,容易攻克。然而,如此一来,我军将陷入一城一池的争夺之中,难以形成战略优势,且容易被隋朝大军各个击破。”李密说完,静静地看着杨玄感,等待他的决定。

杨玄感沉思良久,最终拍案而起,说道:“先生所言,上策虽好,但路途遥远,恐来不及。下策太过保守,难以成就大业。我看就取中策,先攻打洛阳,振奋天下人心!”

李密心中虽有些遗憾,但见杨玄感主意已定,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暗暗祈祷杨玄感能够顺利攻克洛阳。

于是,杨玄感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洛阳进发。一路上,义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几座城池,隋朝的地方守军望风而逃。杨玄感的威名传遍了四方,各地反隋义军纷纷前来归附,义军的规模迅速壮大到了十几万人。